APP下载

对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2018-10-23齐敏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

齐敏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全球化与互联网科技发展携手并进,推动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加剧,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很大的冲击,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而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带来我国意识形态的混乱,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针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研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深刻思考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刻不容缓。应通过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者的素质、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及监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全球化;意识形态;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10-03

引言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整个世界各国联系愈加密切,竞争激烈。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渐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意识形态战略思想,这不仅给意识形态工作以思想的引领,同时也深刻表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内涵的发展

(一)意识形态内涵的诠释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国家现象,其实质是阶级意志的思想表达,它不仅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而且遵循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规律、随着国家形态的变化而转型、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改变。通常我们大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认知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关系密切,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社会意识诸形式,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每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1]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阶级或集团对现存或构想中的社会制度进行解释、辩护和对某社会制度进行批判、改造的理论体系。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2]因此,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必须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中,为本阶级所维护的意识形态增加新的内容。

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论成果,总结和概括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创立的,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思想体系。”[3]

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挫折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以党的思想理论为基本遵循,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支撑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保持其作为社会主义发展“软实力”的活力和能力。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是制定和施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政治政策和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对资产阶级的执政合法性进行解读或为其向外扩张战略提供合法性支持。伴随着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在全球领域传播,西方学者力图使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获得主导地位,他们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以西方的视角解读信息化时代的变迁,为资本主义的利益发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利益。

(二)全球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关于全球化的诠释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讲一般认为,全球化是在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前提下,资本、人员、劳务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大规模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之中,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不可避免地導致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推动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内容,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即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在全球范围的渗透。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机遇。文化全球化主要指民族的、国家的文化走向世界,使之具备世界性。同时在各国间、各民族间的文化通过互相碰撞、冲突、融合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新文化,并被全世界所认可。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在两大对立的社会制度下,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全球化观。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全球化加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交流和流动,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色化、本土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及向全球范围扩大影响的良好路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利用西方意识形态消解国家对主权的认识,以西方人权、主权观念主导世界政治发展的进程,以强势的话语为全球化护航。资本的全球扩张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主权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权威相对减弱,一些西方学者大肆宣扬“全球化已经导致民族国家的终结”。

概括讲,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始终存在,并不可能终结。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不能消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反而能够加剧国家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明争暗斗。

二、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

经济全球化客观存在的双重性,在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西方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悄然扩张、渗透到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信仰和观念,甚至出现了诋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言论。这就要求我们警惕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在理论和实践中重视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发展的理论新动向。

(一)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化

首先,科技进步助推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科技革命的新发展推动着经济、政治领域的全球化,同时促成了全球互联网络的发展,人类真正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极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理解与沟通,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载体与新途径。网络信息传播的無国界性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全球无障碍流动,信息化时代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起来。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借助公众的力量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文化思维,其教化与影响的目的更易实现。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凭借互联网占据了话语权的优势地位。互联网传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同时,互联网传播还具有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互联网连接了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跨国界的信息交流,这就使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扩张更具渗透性和隐蔽性。当互联网成为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媒体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就利用科技优势掌握了互联网的控制权,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观、道德观、政治理念等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和输出,更易取得实际效果。

最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非常重视,不遗余力地维护、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加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事件的发生部分印证了西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胜利。当代西方国家日益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功能,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其政权利益服务。

(二)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压力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借机加强对其他国家的渗透,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白热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目前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社会历史认识并不深刻;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共同成长,互联网与青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这一代甚至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媒介信息的传播,其信息来源良莠不齐,影响着青年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这些因素既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开展。

第二,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无处不在。互联网之于政治、经济达到全球化是最有效的工具。众所周知,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覆盖面广,而其消极影响往往被忽视。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和隐蔽性,使一些有失公允的信息得以散播,有些信息被剪辑得容易让人断章取义,这都会造成人们对信息认识缺乏客观性,久而久之对人的思想认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大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

第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虽然社会制度存在差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并存互竞中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破坏、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企图从未停止。借助于中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机会,借助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能够实现无障碍的全球化交流,使其意识形态向我国渗透,以达到以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这种意识形态的传播在青年人中影响十分突出,这更催生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紧迫性。

三、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4]。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者,是国家意识形态斗争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化进程中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路径任重而道远。

(一)党和政府的支持是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认识到意识形态建设对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对中华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抓学习(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占领思想阵地)、抓批判(及时纠正错误倾向、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抓制度化(从国家政权建设高度抓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和制度建设互为支撑)”[5],这是我们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和不断完善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推进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进”“四信”理论的学习。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6]的要求,全国上下通力合作,从世界角度和全局观念的“大宣传理念”出发,更好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开展。

(二)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者的素质,是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通过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者发声,他们对待意识形态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受众者对意识形态观念的理性判断,一些工作者自身观念混乱,在传播意识形态观念时掺杂一些低俗的大众文化,对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就必须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主体素质;进而才能不断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品位、文化品位和思想品位,以增强教育引导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是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内容

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多元化发展特点越发突出,而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时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在价值的作用,使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融合,发挥中华文化的内容与传播方式等符合民众心理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之中被自觉认同。当然,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怀包容之心,在对待各国文化上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断全球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四)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及监管,是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全球化与互联网二者在发展中相得益彰。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绝对不能忽视无处不在的网络平台。我们已然认识到网络传播的两面性,必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规避其负面性,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正面性。这些年来政府部门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开通网络平台,既可以使得政府政务公开化、大众化,公民可以看到最新的党政信息并积極参与对其的讨论,又可以实时抓住当下的舆论导向,更好地从中分析当下人们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各类网络平台,防止西方不良的思想通过网络传播来影响我国国民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避免与国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冲突。

总之,意识形态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之间竞争压力渐趋增大的背景下,必须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以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全球化意识形态,要融入全球化客观进程中发展社会主义,真正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卢灿丽,周沛余.微信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2.

[3]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6]李志文,韩晓玲.自媒体时代完善互联网舆论引导体系论析[J].理论学刊,2013(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