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对 “南方情结”的继承和超越

2018-10-23张美琴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福克纳情结小镇

张美琴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反映了美国南方内战后的变化。福克纳通过这篇小说的主题表达了他对家乡美国南方的浓浓的“南方情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福克纳的长篇小说研究较多,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和《八月之光》。国内外学者对该短篇小说也有研究。但是,将这个短篇小说和福克纳的长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还很少。本文通过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和威廉·福克纳的其他小说进行比较,发现这篇小说几乎代表了威廉·福克纳的所有小说的主题,这些思想主题包括“父权主义”、“女性主义”和“种族歧视”。而且,这篇小说还在思想主题上有其独特性,即超越了作者其他小说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主题包括“恋父情结”、“逃避现实”和“思想互读”。

一、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指女孩恋父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这一情结的作用类似于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

“厄勒克特拉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传说:公主厄勒克特拉的母亲与其恋人共同谋杀父亲,公主决心替父报仇,便怂恿自己的兄弟杀死了母亲。弗洛伊德以此来命名恋父情结。

在叙述者——小镇居民的眼中,爱米丽的父亲是一个坏脾气的人。爱米丽和她的父亲一起生活在这所很脏的房子里,与世隔绝。她的父亲赶走了所有的年轻男人,因为他想让他的女儿只属于他一个人。这种态度或多或少都对爱米丽有所影响,她很满意和一个男人一起居住,而这个人就是她的父亲。所以尽管她三十多了还是单身一人她也不在乎。在她的潜意识里,她的父亲已成了她的情人,成为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半。我们可以从她父亲死后她的悲伤中看出来。作为风俗,小镇上所有的女士准备到她的房子里给她安慰和同情,但是爱米丽站在门口,穿着和往常一样,脸上没有一丝悲伤,她告诉她们她的父亲没有死。爱米丽不允许他们埋葬她的父亲,她不想看不到父亲的尸体,这体现了她对父亲不同寻常的爱恋。对她来说,她父亲的死意味着她完完全全成了一个人。

她的父亲即使在死后也在思想上影响和控制着她,因为我们看到她父亲沉思的深刻的蜡笔的脸。在失去父亲后,爱米丽急需找人来代替父亲的位置。所有,她不在乎小镇上人们的闲言碎语,开始和赫默——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大嗓门的修建小镇铁路的工头北方人约会。但是当她发现赫默并不想和她结婚的时候,爱米丽陷入了深深地担忧之中。她必须要拥有一个男人来代替他父亲在这所房子中的地位。经过长长的思考,她的外貌改变了很多。在药店里,我们看见一双冷酷高傲的眼睛,脸上带着只有守望灯塔的人才有的神色。但是,当赫默从北方回来的那天晚上她用在药店买的毒药残忍地毒死了他。这种残忍的行为完全是继承他的父亲的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她已经变成了她的父亲,甚至是他的外表——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爱米丽的这种变态的行为来源于她的恋父情结。她对父亲强烈的爱使得她不相信赫默,只有杀死他才能让他代替父亲。如果赫默深爱着爱米丽也难逃命运的捉弄。她的父亲影响着她所有的行为。她拥有赫默的尸体就像是拥有他父亲的尸体,而且她毒死赫默的这种残忍的性格就像是他父亲的性格。她没有告诉药店老板她买毒药的用途,最恐怖的是我不仅毒死了赫默,并且还和他的尸体同床公枕四十多年。

爱米丽的“恋父情结”体现在三个阶段。在她父亲死去前,她很满足她和父亲拥有彼此。在她父亲死后,她急于找到赫默来代替父亲,而且最后杀死了他来获得像拥有父亲的安全感。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她和赫默的尸体以及父亲的灵魂生活在一起。

二、逃避现实

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与现实世界隔绝,成长为没有人性的怪兽,长期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中。她不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虽然时间变了社会在向前发展,她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她不接受时间的变化,不接受任何改变,不接受任何不可避免的损失。当镇长派代表来让她交税时,她拒绝承认她应该交税,而且她也不承认他是镇长。她让他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沙多里斯上校死了将近十年)。对爱米丽小姐而言,沙多里斯上校显然还活着。特别是当她的父亲死后,她拒绝小镇人们的拜访,告诉他们她父亲没死,一连三天都是这样。而正当他们要诉诸法律和武力时,她才屈服,才让他们很快地埋葬了她的父亲。

什么原因造成爱米丽逃离现实的呢?又是什么原因让她现实与虚幻不分的呢?爱米丽很明显是一个性格刚强的女性。在交税这件事情上,虽然她行为疯狂,她也没有甘拜下风,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买毒药这件事情上,她对药剂师的问题不予理睬,拒绝告诉他买毒药的用途。她父亲赶走了所有的年轻男子,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291)这幅图中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他父亲的影响,爱米丽的这种性格使得她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从而逃离现实,与世隔绝。

三、思想互读

除了“恋父情结”和“逃离现实”,还有一个超越的主题思想,那就是“思想互读”。指的是小镇居民和爱米丽之间的思想互读。这个故事是小镇居民所讲的,也就是“我们”所讲,“我们”所做和什么对“我们”来说是真实的。在小镇居民眼中,爱米丽是他们的偶像也是替罪羊的结合体。

爱米丽是他们偶像的化身,我们可以从小镇居民对她身前和身后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当她在世时,小镇居民崇拜并且尊敬她。居民们崇拜她的高贵、尊严和荣耀。爱米丽出生与高贵家庭,她属于贵族,她的高贵使她深受居民的尊敬。就像故事中提到的,1894年当萨特里斯上校——著名的市长对她的税收减免,艾米丽小姐就是一个传统,一种责任和照顾,这是小镇的一种遗传性义务。(288)对小镇居民来说,爱米丽高人一等,我们可以从讲述者的口中看出来。例如,她的脸看起来 “就像你想象的灯塔守护者的脸”(293)。爱米丽也被看做是小镇传统的象征。对小镇居民来说,爱米丽代表着过去——小镇居民引以为豪的过去。他们对她有一种敬畏之情,正如市长和委员会在她面前的行为所表明的那样:“当她走进来的时候,他们就站起来了”(289)。

另一方面,在她死后,小镇居民也是对她特别尊敬。镇民们接受爱米丽是他们光荣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小镇居民们在打开楼上的门之前进行的殡葬仪式中看出来。这是一种对爱米丽秘密的理解,爱米丽获得了她的隐私权,直到她进入了自己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楼梯上方的那个地方有一个房间,四十年没人看见了。她的葬礼有点像国事,那些老男人们——有些穿着他们的联盟制服——在门廊和草坪上,谈起爱米丽小姐,好像她是他们的一个当代人一样,相信他们曾和她跳舞,也许会向她求婚。”(296)

另外,爱米丽小姐对小镇居民来说也是一个“替罪羊”。“替罪羊”的意思是,为了维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社区或一群人的完整性而牺牲了的一个人或一个对象。

她为了象征南方人民过去的荣耀和完整性而牺牲了自己的爱和生命。小镇(逐渐衰退的南方)抵制逐渐北方化。在爱米丽父亲死后,爱米丽什么也没有了,自己一个人居住。当她与赫默约会时,小镇上的居民们有点说这是对小镇的侮辱,对年轻人做了坏榜样。在他们眼中,爱米丽是贵族,不能看上一个来自北方的工头。所以,她残忍地毒死了赫默。虽然爱米丽最后和赫默在一起了,但是她得到的只是他的尸体,并没有得到他的真爱。爱米丽不能像小镇居民那样拥有正常的爱情,也不能像小镇居民那样拥有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她悲哀地死掉了。

而爱米丽又是怎样对待小镇居民的呢?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公众舆论的蔑视。她不在乎小镇居民们,她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当她和赫默——一个小镇居民认为低她一等的人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她骄傲地拒绝承认与她自身相矛盾的一套外部法规或习俗,这使她有能力使她的情人不再离开。爱米丽小姐从来不退缩,她从来不乞求小镇居民们的同情,她拒绝做一个老处女,她从来都不在乎小镇居民们的闲言碎语,她坚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拒绝被镇民们阅读。

所以,福克纳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南方深深的爱和复杂的“南方情结”,通过将《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与威廉·福克纳其他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此短篇小说几乎代表了威廉·福克纳的所有小说的主题思想,这些思想主题包括“父权主义”、“女性主义”和“种族主义”。另一方面,此短篇小说也有其它小说没有的主题思想,即“恋父情结”,“逃避现实”和“思想互读”,这也是对福克纳“南方情结”的超越。

猜你喜欢

福克纳情结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没见到他
威廉·福克纳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