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让荣昌猪“飞”起来

2018-10-23袁麒麟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荣昌养猪养殖户

□ 文/袁麒麟

首届智博会上荣昌展区展示的“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实时交易。每头猪不但有档案,而且是智能化档案。

“台风来了,猪都会飞”,这是创投圈内流行的语言之一,此猪非彼猪,借以阐述当下是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时代。

在荣昌,真有会“飞”的猪,货真价实的猪,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大放异彩的猪。展区内荣昌馆利用智能屏加实物的方式,展示了国家生猪市场大数据中心、ET农业大脑及TY-M12L智能农用无人机,让“二师兄”的知名度再创新高。

养:一头猪与一城水“和谐共处”

在很多人眼中,养猪业看上去有点土,但却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到CPI。

在荣昌,猪比人有名。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品种,其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也是我国养猪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因其全身白、眼圈黑,酷似熊猫眼,又被称为“熊猫猪”。

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里少不了猪肉,以前荣昌猪都是一家一户在养殖,增收能力不强,对三农问题解决力度不大。同时,传统的养猪方式,不仅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而且市场风险大,还难以满足人们“吃放心肉”的要求。

能不能用高新区、用工业的办法抓畜牧业,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畜牧业附加值,用园区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荣昌区转变思路,谋求出路。

按寻常的养猪方式,人们循着臭味就可找到猪场,环境与民生成了两相对立的矛盾。荣昌区也经历过猪场整治、产业创新的阵痛期,这期间面临许多难题:整治过程中养猪户的损失怎么补偿?养猪户今后的生计如何保障?全区的养猪产业该何去何从?在环境、民生与产业的多个维度里,荣昌区尝试着探索统筹兼顾之策。

当致富遇上治污,一头猪与一城水怎样“和谐共处”?区委区政府通过补偿、减损和引导帮扶养殖户的方式,鼓励养猪户转换思路,引入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方式,如此一养一卖一赚,使环境、民生与产业三不误。

位处双河街道高丰村的天兆种猪场共养殖1400头左右能繁母猪,后备母猪2000余头,一年要繁育8万头左右仔猪。但包括管理员、工人在内,总共只有12名职工。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该养殖场的所有养殖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有先进的猪场,猪吃食堂、住楼房、有保健、能洗澡,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饲料配方,小猪吃什么,公猪母猪吃什么都不一样。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养猪场,让养猪变得更容易。

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荣昌猪,代表了整个养猪行业的风向标,在智博会上也成了小明星,高科技养猪法让人眼前一亮,比如整套生猪ID身份体系—“ET农业大脑”,通过该系统,可以追溯每头猪从出生、成长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形成全链路溯源系统。通过AI算法量化猪体型、进食、运动等关键指标,对猪疾病或异常进行实时监控和语音报警,减低猪死淘率和猪疾病发生风险,为养猪生产安全保驾护航。同时ET农业大脑通过分析猪肉饮食、运动等指标,提高猪肉肉质,配合阿里集团营销优势,打造AI养猪品牌,让养殖户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还有TY-M12L智能农用无人机也是养殖过程中的好帮手,该机器是创新C型机臂,工业三防设计,整机防水防尘,集成先进的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及智能喷洒系统,实现全自主飞行、精准喷洒农药作业。

卖:这盘“猪肉”余味悠长

首届智博会是一场巨头云集、精彩绝伦的别致“盛宴”,荣昌端到宴会上的这盘“猪肉”更是余味悠长。

8月25日16点28分,国家生猪市场交易生猪数量36099头,交易金额5093万元;新华(荣昌)猪价格指数显示96.14,较上周涨0.47%;全国挂售均价15.42元/公斤,全国成交均价13.96元/公斤……在智博会闭幕前最后半小时,中央大厅的荣昌区展台前依然人头攒动,“现在就连养猪都能实现数字化养殖了!”“这个生猪市场是怎么交易的?”“这个生猪市场是如何做到效益最大化的?”……感叹声、提问声不绝于耳。

智博会荣昌展馆现场,电子屏幕上数字不停更新,各种波状图、交易曲线、传输光点让人眼花缭乱,两侧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数据,就像置身于证券交易市场。

在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工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循环的同时,荣昌建起了“国家生猪市场”,这也是全国首个、迄今唯一的一个畜禽产品大型交易市场。

智博会上憨态可掬的小猪模型赢得观众喜爱。

荣昌国家生猪市场目前线上交易总额达755亿元,当前日均交易额近1亿元,日均交易头数近10万头,交易覆盖全国31个省份,实现了生猪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初步目标,是我国最大的生猪现货交易市场。

哪个地方有疫情了,哪些兽药市场比较缺乏,哪个地方生猪的周期长了,哪个地方的猪价格高了,通过大数据一分析,全都一目了然,更好地引导市场、企业、养殖户发展。

“我们现在的日均生猪交易近10万头,占到了全国生猪交易总量的10%!”国家生猪市场综合部经理杨智介绍说,现在,他们的注册用户已达近5万户,交易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这个市场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交易量?杨智说,他们采取的是“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方式进行交易,是生猪行业的“淘宝网”。因此,这个市场虽然“买全国、卖全国”,但却看不到生猪。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选择到国家生猪市场交易?杨智说,过去传统的生猪交易方式,因信息不对称,从养殖户到肉厂,需经过小贩子、大贩子等数道中间环节,交易链条很长,致使养殖户少卖钱、肉厂多花钱,部分养殖户还经常遇到打白条的问题。

而在国家生猪市场上交易,养殖户到肉厂进行直接交易,使养殖户多卖钱、肉厂少花钱,交易资金也由银行方面提前冻结、支付,不会出现货款拖欠的问题。另外,在国家生猪市场上交易还不产生任何交易费用。

赚:实现“接二连三”共发展

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头商品猪的售价大概1700元,一只仔猪的售价大概450元,荣昌生猪养殖产业的年产值大概26亿元。但现在,该区围绕猪产业做出的总产值却超过了250亿元!

这是为何?原来,该区除了生猪养殖、国家生猪市场,还围绕依托生猪产业优势,聚集了一大批饲料、兽药、畜牧机械制造企业及畜牧研发机构,实现了生猪产业的“接二连三”发展。

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是我国最大的生猪现货交易市场。

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活疫苗车间。

目前,荣昌区在饲料产业上汇聚了美国嘉吉、铁骑力士等26家饲料工业企业,饲料年生产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以上。在兽药产业上,有永健生物、澳龙生物等18家通过GMP认证的兽药企业。其中,澳龙生物公司生产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疫苗,是现在全球唯一用于治疗人畜共患病的强制免疫疫苗。目前,该公司拥有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猪瘟疫苗、布氏杆菌疫苗等多个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年生产能力达15亿头份。

另外,该区还拥有重庆畜科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以及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新建的中国畜牧现代化研究院等一批畜牧教育、畜牧科研机构。

因为荣昌把“一头猪”的文章做得好,对全国推进畜牧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荣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也是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喜讯接二连三传来,首届智博会闭幕刚刚4天,荣昌区就正式签订了两个与猪有关的大数据招商引资项目:一是8月27日与新加坡睿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智能耳标试点合作协议”;二是8月28日与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由该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荣昌猪科技产业园”项目,计划3年内在全国开设1000个荣昌猪肉专卖门店,此外还有3个在智博会期间达成的智慧制造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商业谈判,一个为快速诊断试剂装备,一个为智能工厂中控项目,一个为飞行器项目。

“我们要趁热打铁抢抓机遇,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要把智博会的成果转化为现实项目,加快荣昌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步伐!”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表示,智博会是一次成功的展会,更是重庆向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定步伐,荣昌将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要求,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走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子。下一步,荣昌将重点围绕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推动科研、教育、金融、保险等要素聚集,引进精深加工、生物兽药、动物营养、基因工程等项目,拓展大数据储存、服务、监测等应用,做好猪经济这篇大文章。

图片/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猜你喜欢

荣昌养猪养殖户
“乡村学堂”为养殖户送来科技大餐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10天陡跌10元/斤!上海封控致市场走量锐减2/3,超半数养殖户盈利难
口碑制胜!龙感湖十多万亩龙虾塘,看养殖户认准了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母与子
欧盟出现养猪热
荣昌夏布创意时装亮相北京
胡显丰的“分散养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