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侦察与情报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2018-10-22许思义胡雪松徐珂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建设方案管理制度

许思义 胡雪松 徐珂

[摘 要] 以陆军装甲兵学院信息通信系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管理模式为基础,针对普遍高校实验系室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现有专业实验室的不足之处。以该系军事信息系统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介绍了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架构,并对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管理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军事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管理制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85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210- 02

0 引 言

军事信息系统是以战场信息的侦察获取、信号传输、数据处理等各类系统学科的总称,辅助指挥人员分析战场态势、做出决策判断、下达作战指令等,在现代信息化战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陆军装甲兵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以军事学科和工学为主体、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學校[1]。本文以学校信息通信系人才培养计划为引导,基于该军事信息系统的项目研究、教学管理、系室规划等方面的经验积累,阐述了该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路、管理制度等,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思考[2]。

1 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

军事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点专业领域,在当今信息化战争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军事信息系统专业涵盖相关知识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例如正在飞速崛起的北斗导航系统(见图1)、超高速移动终端的实时通信和无线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加密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侦察情报的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相关知识算法在现代社会中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相关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也越来越急需提高。为了保证学生在校过程的学习和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能够与军队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就必须加强专业系室的结构体系建设,搭建更先进的军事信息平台,完善军事设备体系构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承担能力、同时满足军队武器建设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军事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尤为重要。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上,应根据学校军事信息系统在军事信息系统学科构成及特点(见图2),设计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实验室建设方案[3]。

随着习主席强军思想和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各院校加强了实验室在工学领域数据计算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和设备配置,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现有的教学构成和管理模式着手,针对科研内容、项目时长、设备仪器与配置等方面,讨论以下几点不足:

(1)实验室的针对性不强。军事信息系统这门学科覆盖的技术领域深入并且广泛,往往一个实验室需要承担多个试验项目的内容,导致实验室中设备器材的针对性不强,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和干扰。

(2)学科实验易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刚接触所学领域时,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实验室利用率低,难以有效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4]。对于一些研究难度大、涉及技术多的课题,学生在对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不到,难以做到高效的并行利用。

(3)购置相关设备更新换代效率较低。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军事信息类硬件设备的性能在不断提升,实验室难以满足支持一些较前沿的科研项目。一般院校的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是用来完成教学实验的整套的实验箱,相关参数是生产商出厂时设定好的,平台系统性强但是灵活性差,难以满足学生进行新技术、新算法再开发的实验要求[5]。

针对以上不足,应科学构军事信息系统建实验室体系建设,多角度完善实验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探索能力、科研能力。

2 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学校信息通信专业长久以来的科研探索和教学管理基础上,总结了军事信息系统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思路,即结合本系室多元化、信息化的优势,打造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创新型实验平台。

(1)提供认知途径。对于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来讲,第一目标是扎实军事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夯实相关设备的实操能力,为以后科研项目的创新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前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塑造,学生进一步的目标应着眼于对试验设备的创新型再开发设计,将所吸收的理论联系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的所构建设计的武器装备实操做好基础准备。

(3)打造创新平台[6,7]。培养学生模块化创新理念,在对已有设备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对实验设备进行灵活有效的改进设计,在现有的军事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软硬件的优化和开发。

(4)构建互补制度。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学生能力水平提高和院校科研学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军事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构建互补性强、配合度高的制度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与教师们的积极互动,推动项目研究和学术成果的进展。

(5)提高服务水平。专业实验室管理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通过正规化、系统化的建设高服务水平的专业实验队伍,能够加强学生们探索学科的积极性。

3 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构建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对实验室的设备高效使用、学生实操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校信息通信系相关实验室实际情况的考察,对军事信息系统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1)构建培训制度[8]。定期考核相关专业系室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和学术知识水平,并针对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关创新性培训,例如本校组织教师到军地企业或者地方高校学习先进的学科理念以及算法知识;举办相同学术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会,让能力水平出众的教师或者师兄向刚刚接触专业学科的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点,从而通过多元化的培训制度共同提高科研水平。

(2)建立考核制度。坚持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开放性、公正性,采用系统性和灵活性相融合的考核方法,运用多元化的灵活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所研究领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测试。并针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加分和精神奖励,对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多鼓励,并及时组织帮带活动,提升其科研兴趣和学术水平。

(3)加强设备责任制度。建立实验室设备负责制度,将设备的使用权和负责权严格落实到个人,负责人需要加强了解实验室的设备器械使用和保养。通过完善设备管理负责制度,提升学生对所负责的设备了解和使用,为以后对设备的改进和模块化创新打下良好基础。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支撑项目建设的设备能够完成课题任务。

(4)构建服务制度。专业实验室的服务体制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理系统正规的高服务水平实验室,提高学生们探索学科的积极性。

4 结 语

结合学校对信息通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需要,本文阐述了军事信息系统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思路、管理制度等,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军事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使学生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学术领域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吸收理解和改进提升,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的科研学术水平。保证学生在校过程的学习和研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能够与军队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承担能力、同时满足军队武器建设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建设信息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军事信息系统专业实驗室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360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EB/OL]. https://baike.so.com/doc/26309719-27548100.html.

[2]黄慕雄. 高校教学型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9):77-80.

[3]朱健平. 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4]黎明.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 财会月刊, 2005(8):74-75.

[5]应安明, 王桂玲. 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1):134-137.

[6]宋晓平, 贾申利, 杨帅.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254-256.

[7]左铁镛. 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4):1-5.

[8]白广梅. 关于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2):136-138.

猜你喜欢

建设方案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方案探究与实践
基于案例分析的校友平台建设研究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宝德学院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建设方案研究
贵州机顶盒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