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建华:在心中按下快门

2018-10-22SUMMER

商界·时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摆渡人建华梵高

SUMMER

他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摄影师之一,他拍出过有名的“八心八箭”,而今却放下相机四处“流浪”,将记录美好的方式从手上的栢机换成了自己的内心。

用0.1秒征服

18年后,贺建华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凌晨四点。“摆渡人”摄影棚里,这是他连续拍摄的第8个夜晚。八心八箭的影像在他脑海中无数次浮现.但是迟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

八心八箭,是钻石专业术语之一;也称“丘比特切工”,但是,从来没有人在镜头前捕捉到它,市面上现有的作品完全是通过后期制作而成。贺建华感受如同乌云压顶,这是他人生中最接近投降的时刻。他不吃不喝。设备关了又开,他调整姿势、反复研磨。他抓狂、恢复安静、又再度癫狂。用镜头捕捉八心八箭,这似乎超越了人力的极限,进入了上帝的领域。

真的只能这样吗?距离交片最后的截止期,剩下最后一天的时间。下午四点,他又开始调光,已经分不清楚是凭经验、灵感还只是无意识地坚持,凌晨四点,在连续拍摄12个小时之后,投影器里突然閃过一道璀璨的亮光,他条件反射般地按下快门,那短短的0.1秒,他完成了一个创举。于是,终于有人拍出了完美的八心八箭。被“征服”的,不仅仅是全球最顶尖的钻石客户,贺建华说,那一瞬间,人生突然有不一样的感觉。

从“百家饭”里得来的技术

总有摄影师说,相机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是贺建华与他的影像之间,却有着更多骨肉相连的故事。回过头看,拍下的不只是照片,而是他在这个世界。生命的延伸。

不记得什么时候迷上摄影,小时候的贺建华,别人用泥巴堆城堡,他会用泥巴做135、120的照相机;初中,每年生日,他都要一份《十万个为什么》的礼物,在这些书里他去寻找摄影成像的原理;他形容自己:“摄影技术完全是吃百家饭成长的”。

从事的是医学工作,但他同样把摄影当做是必修课。1987年,他利用职业之便,希望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真实的阵痛。在他眼中,这就像即将到来的时代一样,萌动新生。

那一年,学校的老教授去世,贺建华去给教授送葬,在火葬场看到了很多人生终点站的景象。从那以后,他把相机对准了“死亡”。他常常往返火葬场,拍亲人离世时人们的哭天抢地、依依不舍、捶胸顿足,更会去了解逝者生前的故事。来之于尘土。回归于大地,他思考着有限的生命里无限的意义。

贺建华那时候二十多岁,所拍摄的故事也让他感悟:“摄影如同一个修行,在拍照的过程中在不断思考、感悟,不断探寻着因与果的关系”。

放下相机去“流浪”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1996年,贺建华注册了“摆渡人”。定位只拍创意片不拍行货,而“摆渡人”一直处于订单供不应求的状态,得提前三个月预订档期。直到有一天,他悄悄地放下了相机。“现在我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不同的生活和经历,而不是快速进入状态,按下一次快门,拍下一张看起来很美的照片……”贺建华这样地描述他的状态。

很难想象,一个曾经对记录世界有着如此强烈欲望的人,现在已经不怎么带相机了。他进入到行摄的世界,那里属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他只是拿出手机随性地创作,或者只是在心里按下快门。

贺建华说,那是去年在法国不知名的乡村公路上,绚烂的落日与大片的向日葵突然闪现在眼前,就像梵高猝不及防和他撞了个满怀.他被眼前的画面震撼了。他试图走进梵高的精神世界,感受梵高在被人们讥笑唾骂之下仍然怀有一颗充满明媚阳光的美好内心。他将自己融入其中。生命的奇妙往往就是这样悄然降临。太阳终于落下去了,当他起身的那一刻,他已是泪流满面,却始终没有拍下一张照片。快门的声响,或许会打断这虚极静笃的内省,拍下一张照片竟显得如此多余。

说起下一阶段的打算,贺建华很明确:“除了10年前我给自己定的公益上课计划之外,每年我还必须走一些地方,世界之大.我不能老在原地打转,我要拓展生命的宽度,去看世界,看不同的人群,去感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领会不一样时快乐,从他们身上感悟更多的东西”。从果出发,去探寻因的缘起。

猜你喜欢

摆渡人建华梵高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范姜锋 从“追梦人”到“摆渡人”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