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务报告在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2018-10-22李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财务报告

李贞

[摘 要] 乐视网曾经作为A股互联网平台型公司龙头是最有可能率先迈过千亿市值门槛的公司。然而,在“互联网+”概念风头正劲,公司生态格局日益扩大,前景持续看好之时,供应链的压力骤增使其陷入欠款风波。文章通过对乐视网财务报告的剖析,对乐视的企业经营管理做出评价,并对乐视的未来做出展望。

[关键词] 财务报告;乐视;经营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14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036- 03

1 引 言

乐视网作为A股的第一家上市的视频门户网站,不仅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还最早推行付费观影模式,前途曾一片光明。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深陷丑闻风波。本文将通过对乐视的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乐视管理者的评价,对乐视的未来提出建议。

2 乐视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分析

乐视,作为曾经的巨头,如今却突然身陷僵局,其对财务的美化,使得问题被遮掩,耽误了最佳的调整期,可以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认为,在乐视对财务的处理上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主要有4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2.1 利用所得税转亏为盈

2.1.1 少数股东损益“损人利己”

乐视网2015年度的公司财报显示税后净利润达到2.17亿元。在这2.17亿元的税后净利润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高达 5.73亿元。其主要来源是非营业所得。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主要通过母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内部逆流交易得以实现。本文以乐视TV为例,对这部分进行介绍。

2013年5月由乐视网子公司乐视致新负责生产销售的乐视TV面世。2015年,乐视TV累计销售500万台,远远领先于三星、小米等同类竞争产品。本文查阅了乐视致新的报表发现,其在2013年2014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4亿元、41亿元和86.9亿元。从数值上看,致新的营业收入逐年提升,且增长率较高。但分析其主要的客户构成时,本文发现乐视网几乎是其唯一的买家。即乐视网的不合理内部交易额成了乐视致新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家正常运营的企业来讲是难以置信的。

而近三年,乐视致新的净亏损分别为4 700万元、3.86亿元和7.31亿元。这意味着乐视拿走94%以上的产品,却只分担58.55%股权的亏损,其本质是让乐视致新的少数股东分担了超过40%的亏损,从而使得乐视网借用少数股东损益从而大幅降低所得税费用。

2.1.2 递延所得税资产“画饼充饥”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处置资产、提取以及转回减值准备等方法控制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从而达到调节所得税费用,操纵税后利润的目的。从乐视网相关报表信息可以看出,乐视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远远大于递延所得税负债,且递延所得税资产绝大多数来自子公司报表,利用了子公司亏损认定为可抵扣亏损,从而计提了巨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使得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最终达到增加净利润的目的。也正是因此,在合并利润表中,乐视网的净利润远超利润总额。

2.2. 无形资产摊销异常

按照行业惯例,版权类的无形资产摊销一般采用加速折旧法。但乐视对版权的摊销方法上却选择采用直线摊销法。这样一来,版权分销的收入按当期的计算,而成本却按版权期限平均到每一年。乐视网则通过直线摊销法在一定意义上美化短期财务报表。图1所示的是2010年至2016年期间乐视网摊销费用,基本上每年都在巨额增长。可以预测到对于乐视来说,未来这一版权摊销成本将会越来越大,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后果将不可想象。

2.3 违背收入确认原则

乐视网公布的2015年年报中显示,2015年乐视实现营业收入130.17亿元,同比增长90.89%。其中终端方面实现了60.88亿元的销售收入,较2014年同期增长122.22%;会员付费业务收入获得了64.93亿元的收入,较2014年同期增长164.46%。从报表来看,乐视的数据似乎很好看,但分析2015年乐视网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收入确认原则,发现其实乐视对于收入的确认往往在起始点就已经全额确认,但是对应的义务(或客户的权利)由于行使基本都是有时间区间的,其确认并不能实现配比原则,可以发现在收入的确认角度,乐视提供的相应的会计信息违背了会计信息的部分原则。乐视利用这种当月计入当月会员销售收入的做法,无疑使得前几年的收入虚高,让前几年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更漂亮。

3 乐视经营管理评价

乐视利用各种合法甚至非法的会计操作,对其报表进行美化,在一定时间内对市场及投资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使得乐视的相关经营管理问题,在早期被掩盖,从而使得乐视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中突然身陷沼泽。本文通过上述财务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评价乐视网的经营管理。

3.1 主营入不敷出

五年时间内,乐视网已经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超过30亿元的资金,资产负债率高达75%,所以只能靠股权融资继续筹集资金。2017年3月乐视股权融资的18亿元对于“饥饿”的乐视而言还是太少了。乐视集团激进的扩张策略和不断吃紧的资金链直接导致乐视手机供应链断裂。母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内部逆流交易虽然可以大幅虚增乐视致新的营业收入,但对于整个乐视集团,并没有形成对外的主营收入,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现金流入。

3.2 盲目多元化

乐视体育成立于2014年,是乐视集团多元化战略深耕的一个“子生态”。为了提高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2015、2016两年期间乐视体育采购的赛事版权累计达到百余项,大规模采购将前期所融资金快速耗尽却无法在短期内提高收入。同时,对于版权采购费用摊销方法的选择也给乐视的财务状况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此外,为了发展多元化战略,乐视进入了一些从未涉足的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没有经验的新进入者,乐视汽车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后期也还需加大投资。盲目的多元化扩张迫切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这将极大地占用了企业的经营资金,乐视汽车也成为乐视集团持续经营的最大阻碍。

经营管理者不但不思考如何解决这一困境,提高乐视在主营业务上的收入,而仍是一意孤行,发展“生态链”,加之节奏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在经营管理上是不合格的。

4 乐视的未来

从上述对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来看,乐视光鲜亮丽的外表是虚假的,甚至可能存在违法操纵的嫌疑。乐视忽视了财务报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企业管理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影响企业声誉。

分析了以上众多,本文对乐视的为了提出以下建议。

4.1 合法经营

在经营中,要注重规则,合法进行,不能为了自身的某些利益,忽视了规则。例如内部交易造成利润虚高,违背会计规范,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等情况,在未来的乐视,要避免发生,以期重构市场的信息。

4.2 斷臂求生

乐视输血最多的汽车产业,是被业界公认为最烧钱的行业。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一旦不能获得外部融资就很可能成为拖垮整个乐视的罪魁祸首。乐视考虑未来的发展时,需要对企业这一板块深思熟虑。公司的经营不能失去主营业务,其实发展其他业务,也是对主营业务的补充,需要缓步慢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4.3 注重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财务报告,对一个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企业做出相应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向市场传递信息的重要纽带。乐视在未来的经营中,要充分重视对报告的分析,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从而为企业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增添动力。

5 总 结

乐视这个企业,曾经无疑是辉煌的,因为忽视了财务报告的重要性等等其他的原因,如今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雾,能否拨云见日,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文献

[1][美]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 利润模式[M].张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51-67.

[2]蔡琳. 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31-37.

[3]张雪云. 财务视角下 A 股上市公司盈利模式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31-37.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如何发挥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基于会计信息需求角度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框架构建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