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22田新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田新民

[摘 要] 目前财务监督工作还存在监督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够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而影响和制约着财务监督的质量和效益,对此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务监督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11

[中图分类号] F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030- 03

1 加强财务监督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通过加强财务监督,严格审查经费流向流量和运行过程,促进各单位严格管理,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通过对单位内部各部门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和控制,对其在经费和资产分配使用中的经济效益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各单位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能督促相关人员树立责任意识,法规意识,监管意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1.2 有利于提高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通过包括财务监督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手段来组织实施的管理活动。财务监督对于财务管理,能发现管理上的漏洞,挖掘管理的潜力,并对管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积累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财务监督,能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和制止,提高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1.3 能够促进依法管财维护财经法纪

财务监督的作用是监督各单位和部门在财务收支活动中,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单位的财经法规制度,在对财务活动的监督过程中,检查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办事,以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的严格贯彻执行,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使财务活动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同时,通过财务监督,促使财务人员认真学习财经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种标准制度和要求,使财务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1.4 能够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

预防和惩治腐败,监督是关键。实施有效的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治问题,通过监督检查,正风肃纪,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财务人员通过加强财务监督,能够坚守财经纪律,对财经法规制度明确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该做的要切实做到位,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同时加强财务监督是防止少数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铺张浪费和搞特殊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财务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和制裁,使腐败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惩戒,有助于从前端制止违法乱纪行为,纠治不正之风,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

2 当前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目前,虽然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财务监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财务监督意识不强、落实不严、力度不够、效率不高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加强财务监督能力,提高财务监督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2.1 监督落实不严

在實施监督过程中,财务监督人员往往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考虑问题习惯于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对符合本单位、本部门利益的活动比较积极,落实得比较快,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有影响的就抓得不紧,甚至久拖不办;在对经费物资的监督管理上,有些单位甚至存在虚报冒领的现象,更有少部分单位受利益驱动,钻政策空子,打着集体的幌子,通过隐匿预算外收入不入账、虚假发票报销等手段,私设“小金库”,侵占国家公款,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2 执法力度不够

当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财经法规制度,但在执行上,由于受人治思想的影响,有时出现以权代法的现象,在工作实践中,往往是重文件、轻法规,习惯于用行政命令代替法规约束,习惯于以领导的指标代替法规制度,将领导的意志凌驾于法规之上,领导签字的发票不管是否符合报销规定都予以报销;加之有些财务人员对财务监督在整个财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监督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甚至把对经费的审核监督错误地认为是核对数据,走走程序,使财务监督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

2.3 监督主体不明

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构成了现行的基本经济监督体系,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两大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还不明确,监督主体之间多头检查、重复进行或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这种现象一方面加大了监督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人为地形成一些监督死角,降低了监督效率和质量。

2.4 监督重点滞后

财务监督职能要求对经费收支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但是目前的监督方法依然比较陈旧,主要进行事后监督检查,而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当前财务部门的监督依然限于预算、结算和决算的结合点上,对各业务部门办理业务活动中的一些具体财务活动并没有很好的监督办法,经费从财务部门流出之后,到业务部门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的过程存在财务监督空白,致使有些办事人员钻空子,为个人谋取私利,甚至有的部门领导违反财经法纪,授意办事人员不按照规定办事,为部门谋取私利。

2.5 内控制度不严

当前各单位的财务监督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监督,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发挥更大的效用。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如个别单位会计、出纳人员的岗位没有相互分离,财务印鉴和法人名章没有分别保管,支票和密码、公务卡和密码没有分管,财务人员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内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等等,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并且落实不严,从而降低了财务监督的效能。

2.6 监督效率不高

群众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一种,仍然缺乏足够重视,并且有的单位群众监督有弱化的趋势,对广大群众反映的本单位财经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公开,习惯在内部消化,遮遮掩掩,缺乏外部监督,给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单位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个别单位在核算时,没有严格落实预算外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坐收坐支,随意扩大成本费用,经费科目使用不准,不能准确反映经费活动的真实情况,失去财务核算的意义,影响监督对信息的利用价值。

3 加强财务监督的对策

3.1 前移监督重点

财务监督是贯穿于经费运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行为,其重点和关键在于事前和事中。因此,一定要转变以往只重视事后检查监督的方式,将工作的重点前移到事前和事中。一是要以预算为主,抓好事前的监督。财务事前监督的重点是对预算计划的监督,包括严格编报、实施和完善预算。要细化预算的编制,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作用,在充分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经济事项都纳入预算计划。二是要以经费的支出为重点,做好内部控制,搞好事中监督。事中监督是在经费按预算执行过程中对经费收支、报账、记账及是否遵守财经法纪情况进行的监督,它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对经费运行的偏差能及时起到纠正作用,把监督的时效性发挥到最大程度。在结算报销时,要严格审核把关,严格按规定核算,重点检查业务的真实性、票据的真假性、手续的完备性。

3.2 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目前,违反财经法纪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些问题甚至屡禁不止,这反映出了在财务执法方面的执法力度还不够,违法成本太低,处理偏轻,处罚无力,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处理违法违纪责任人上的力度不够,导致震慑性、威慑性不够的后果。因此,在构建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对监督检查的同时,应进一步严肃财经法纪,不断加大惩处的力度,捉进财务规范化管理,提高财务监督的效能。可以考虑采取跨单位进行互相监督或聘用专门监督员,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把对违纪事件与责任人的处理,与进行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的追究紧密结合起来。财务部门应该努力争取各级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加强财务执法的力度。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切实加大对违纪违法问题的惩处力度,努力做到违法必宪,执法必严,切实维护财务监督的权威性以及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加大违法犯罪的成本和风险,为依法监督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3.3 严格落实内控制度

坚持岗位轮换制度,是落实财务制度,严格按章办事,杜绝报人情账的重要手段。要严格落实重要崗位的人员交流轮换办法,条件允许的,考虑进行财务人员横向跨单位的大面积交流,互相对调;条件不允许的,可以在单位内部定期进行人员岗位的调整。加强对财务重点岗位的监督制约,若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时间过长,由于对政策规定十分熟悉,与上下领导关系亲密,容易给一些人造成钻政策空子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碍于情面,就会在执行制度上打擦边球,甚至不按章办事,给工作带来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坚持岗位轮换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使财务人员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对监督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财务部门内部而言,主管预算、审核报销、会计、出纳、经费分配、决算的岗位尤其要坚持岗位轮换制度。充分发挥岗位监督制约作用,严格落实银行预留印鉴分管,出纳与会计分离,收费与票据管理分离等制度。

3.4 增强财务公开透明

积极创建财务公开运行机制,增强财务公开透明度。实践表明,要保证财务活动健康有序地运行,必须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便广泛进行群众监督。一要提高经费使用支出的透明度,通过定期公布财务开支信息,使群众能更好地了解经费用在了哪些地方,对公开信息的内容做比较详细的说明,如支出方向是否合理,经费支出数额是否准确,一切是否按计划实施,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二要增强权力活动的透明度。预算计划的编制以及决策的实施,是财务管理者和决策者权力运行的表现。如果使权力在阳光下进行,使群众了解更多决策过程及结果,行使更多的知情权,各项权力的重点部位都一目了然,就能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监督力量,就能有效避免因权力不明、职责不清、监督出现盲区而导致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三要增强对腐败惩处结果的透明度。将腐败行为暴露在阳光下,不仅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而且还能起到震慑和警醒他人的作用,通过严惩腐败分子,增强监督的威慑力,进而能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海燕.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1):49,52.

[2]孔巧.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7):98-99.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学校财务监督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八要”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