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流程

2018-10-22中日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王卫国主治医师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患肢注意事项置换术

文/中日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 王卫国 主治医师 丁 冉 图片提供/壹 图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关节炎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卫生问题,也是中老年人慢性残障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单纯膝骨关节炎的致残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手段,也是一种终极治疗方法。

除了关节置换手术本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膝关节置换术后如果锻炼效果不佳,往往会导致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甚至影响到周围同病患者的治疗选择。现在关节置换手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甚至一些基层医院的手术量也开始激增,但是却明显缺乏康复治疗和规范程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佳。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型医疗中心和本单位的经验,我们制订了一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希望对病友有所帮助。

我们把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为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术后中期(术后第3周至6周)、术后晚期(术后第7周至12周)。术后康复主要围绕着肌力训练、活动度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态训练等进行。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没有一个完美的康复计划适用于所有人,应该针对每个个体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每天的恢复情况对康复计划进行调整。切不可为了追求康复目标盲目加大训练强度,那样反而容易造成人为损伤。

第一阶段:术后早期

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手术当天为第0天)

本阶段康复目标:麻醉恢复后,在充分镇痛的前提下尽早活动患肢,进行下肢肌力恢复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股四头肌静力等长收缩运动仰卧位膝关节伸展位,有意识地用股四头肌向近心端牵拉髌骨同时腘窝向下压床面,努力让膝关节伸直。可通过大腿肌腹是否隆起或变硬来判断有无肌收缩。开始时缓慢收缩,收缩完全后用尽全力,保持3~5秒,然后放松。5~10次为1组,每小时练习1~2组。

2.踝泵运动用力、缓慢、全范围地屈伸踝关节,通过上下勾脚来牵拉小腿前后的肌肉。双脚向上勾到不能勾为止,停留3~5秒,再向下勾到底,坚持3~5秒,周期性练习2~3分钟,每小时练习1~2次。

3.局部冰敷间断性冰敷治疗,可以用冰袋或者专业冰桶进行局部冰敷治疗,每次持续20~30分钟。注意不要让冰袋或冰桶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局部冰敷应自始至终贯穿康复期,尤其在关节活动锻炼之后进行冰敷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观察足趾上下运动是否自如,色泽有无改变,有无明显肿胀。一旦出现足趾不能活动、麻木或者肢体肿痛加重,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术后第2天~术后第14天

本阶段康复目标:此时伤口一般已经拔除引流装置或者拆除了外部包扎棉垫,进行过伤口换药处理。应尽早进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锻炼(本阶段内至少膝关节屈曲大于90°);减少伤口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继续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可以利用助行器站立和短距离负重行走。

股四头肌静力等长收缩运动和踝泵运动继续同上,应该逐渐增加频次和运动量,坚持练习,直至感到疲倦。另外开始增加一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

1.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膝关节伸展位,首先患侧踝关节背伸,然后整个下肢有意识地向膝部用力,同时直腿抬高离床面15~20厘米(或直腿抬高与床面夹角30°左右),在空中保持5秒,落下后充分放松2~3秒。反复练习直至感到肌肉疲倦。注意事项:术后前几天也许不能完成这项动作,但要坚持反复尝试。

2.膝关节伸直练习做一个毛巾卷或者用枕头垫在足跟后方,使得患肢离开床面,先使腿部肌肉完全放松,膝关节自然伸直,保持15~20分钟。若伸直效果不明显,绷紧大腿部肌肉,腘窝部位向下压来尽量伸直膝关节,持续5~10秒后放松,直至疲劳。倘若仍不能伸直,可以在膝关节上方放置一个沙袋(2~3公斤)或者他人辅助向下压腿。注意事项:向下压腿时力度应均匀、平稳,切忌用力过猛或者快速发力,以造成人为损伤或者使膝关节疼痛加重。

3.膝关节屈曲练习(俗称“打弯”)可以进行多套动作的练习。

仰卧位抱腿屈膝法: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抱住大腿中三分之一段,最大程度屈曲髋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并维持住,向下绷紧脚尖,用力弯曲膝关节,达到最大忍受限度后维持5秒,再缓慢伸直膝关节,休息5秒后重复。

主动有支撑屈膝法:仰卧位,将脚沿着床面缓慢滑向臀部,膝关节尽可能屈曲到最大角度,保持5~10秒,然后缓慢伸直;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大腿有支撑,健侧足放在患侧足跟后方进行支撑,缓慢屈膝,重复上述动作即可。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主动辅助屈膝锻炼:半坐在床上,后背靠住床头或者枕头,用毛巾或者一根没有弹性的宽布带辅助,可以将毛巾或者布带缠绕到足踝处,缓慢握住两端向臀部牵拉,使得足跟沿床面缓慢向臀部靠近,拉到有疼痛的角度保持住,疼痛缓解后再进一步弯腿,直至达到最大限度,保持5~10秒后缓慢伸直。注意事项:牵拉时用力均匀、缓慢,腿部肌肉充分放松,伸直时应缓慢,避免动作过猛增加疼痛感。这个阶段应该以患者主动锻炼为主,避免施加外在压力,否则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抵抗及肌肉反射性的拮抗,影响康复效果。

4.站立及负重锻炼 术后当日或者第1天即可下地站立(一般在拔除引流管后,如果没有使用引流管则视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扶助行器于床边站立,由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站在身后保护和纠正站姿。保持膝关节绷直,双肩及骨盆对称,避免身体倾斜。扶助行器时保持双脚与肩同宽,可以缓慢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身体重心,使两条腿分别能够部分负重;然后双脚可以前后开立,缓慢向前或者向后移动身体重心,使得两条腿分别负重。注意事项:站立过程中应保持膝关节尽量绷住劲伸直,避免膝关节突然打软。

5.行走练习调整助行器或者拐杖到合适的高度(一般双手握住扶手时肘关节屈曲30°左右),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者拐杖,然后将手术侧肢体向前移动并保持膝关节伸直,这样可以使足跟先着地,脚掌后落地,然后健侧腿跟上。重复上面动作。注意事项:尽可能有节奏平缓地向前小步行走,切莫着急,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行走距离和时间。

第二阶段:术后中期

此阶段康复目标: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应该达到或超过术前的活动范围,膝关节活动范围应该尽量大,达到伸直0°、屈曲120°(需要由患者自身情况和假体本身设计角度决定)或更好。患肢负重逐渐能够与健侧接近,步态接近正常,可以借助单手杖或者拐棍进行短距离行走。如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可以增加水中运动(最好有专业人员看护指导)。

除了坚持早期锻炼方式外,应增加一些阻力或者负荷练习。

●弓步练习:两侧腿前后分开,交替弓步压膝,脚掌不离地,后腿伸直,每天3组,每组10次。

●固定自行车练习:首先调整好座椅高度,让脚掌踩在脚踏上时膝关节差不多伸直,膝关节最大弯曲角度最好不要超过90°。从零负荷及10~15分钟/次开始,逐渐增加自行车阻力和锻炼时间,使得关节活动更加自如。

●单手杖的使用:当患侧肢体能够负重超过对侧腿负重的大约70%时,可以换用单侧辅助行走器械。单手杖应放在健侧手上,与患侧腿同时向前移动,然后再向前迈健侧腿。

●上下楼梯锻炼:使用或者不用助行器时,首先应保证肢体平衡及双拐支撑体重。上楼梯时先上健侧肢体,然后健肢支撑助行器及患肢同时跟上;下楼梯时先下患侧肢体。原则是保证健侧肢体在上一级台阶(即“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抗阻直腿抬高:待到能很轻松地完成直腿抬高时开始踝部挂重物练习(在家训练时可用米或沙袋做0.5公斤的袋子数个),起始用0.5公斤,以后每次以0.5公斤递增,最大加重至4.0公斤。

第三阶段:术后晚期

此阶段康复目标:不需要助行装备,步态恢复正常,患者可以在扶或者不扶栏杆的情况下连续上下数级台阶。患者能够自如完成坐下及站立的姿势变换。通过这个阶段巩固锻炼,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继续坚持前面的锻炼动作,根据自身情况逐渐进行运动量和负荷的增加,一般以当天或第二天不增加显著疼痛为限,此时逐渐脱离助行装置,恢复正常步态。此外还可增加一些锻炼项目。

1.坐下-起立练习屈膝坐位起立,做站起坐下的练习,尽量勿用手扶膝关节作支撑,每天3~4组,每组30次。

2.下蹲-起立练习坐位起立无困难时开始做蹲起训练,开始时可以用手扶膝盖或者栏杆作为支撑,之后逐渐取消支撑,每天2~3组,循序渐进。

运动注意事项: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是一项成熟的手术,人工假体的工艺也日益成熟,膝关节置换术的20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这并不表明可以术后随意运动,那些剧烈跑、跳、投掷、攀登及负重等运动会增加聚乙烯垫片磨损,影响膝关节假体使用寿命,应该尽量避免;而正常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舒缓的舞蹈、慢跑等运动可以正常进行。但应告诫患者,术后前三个月每次下床活动时间尽量别超过30分钟,活动后应抬高患肢(可以用枕头或者被子垫在膝关节和小腿下方,使其高于心脏平面)。加强肌肉力量锻炼,预防肢体肿胀,如果肿胀持续加重或者难以缓解,应及时就诊。这个阶段脱离助行装置后仍会有步态不稳及膝关节打软现象出现,应注意防跌倒,一旦跌倒后出现膝关节肿痛、局部畸形或者伸膝无力等表现,应及时就诊行X线检查,除外假体周围骨折发生。

总之,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效、正确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系统快速的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促进患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多种多样,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制订个体化方案,在“无痛”的前提下,让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切忌半途而废。若出院后未进行良好的后续康复锻炼,患者可能因疼痛及肢体肿胀出现功能丢失,因此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极为关键,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上述的阶段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必须做到,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或根据医生的建议做适当调整。

猜你喜欢

患肢注意事项置换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