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

2018-10-21杨玉霞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提升鉴赏教学高中美术

杨玉霞

摘要:美术新课标提出要让美术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美术教学的创造性与人文性,以此来促进学生能通过美术学习逐渐成为艺术素养与文化底蕴兼具的复合型人才。美术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门艺术学科,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领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便意味着教师应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对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行优化,以使高中美术的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如何让枯燥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变得丰富多彩,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鉴赏课变得轻松、活泼且有秩序,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学到美术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位美术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形成的学习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丰富的美术鉴赏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创设课程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美术鉴赏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有效性。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情境导入。比如,教师展示美术作品的时候,可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美术作品以及同美术作品相关的影响资料及图片,利用这种导入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提升美术鉴赏课程的趣味性,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应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也可以激发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提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教师介绍美术作品的时候,可用多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美术作品所属的流派和相关画家的故事,以降低学生美术鉴赏的难度。

二、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

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质量之所以难以提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存在问题,教师没能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美术鉴赏是一件很遥远、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很难从作品鉴赏中产生忧伤、喜爱等情绪和情感,而美术鉴赏本身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这些情感。人们的生活经历存在差异性,学生虽然不能和作者有一样的生活经历,但是可以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对作品进行观察,从作品的色彩、构图等方面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的内涵。为此,要想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和魅力,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开展“人间生活”鉴赏课教学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生活》,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先向学生展示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然后向学生讲述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宗教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减弱后,艺术家开始关注世俗生活,将人们的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美术创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成为他们的创作灵感,因此便有了“人间生活”。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新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当中,在教育上也有了大量科技的使用,并且正在逐渐成熟。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简单的使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课堂进行时,教师可以用电脑播放即将欣赏作品的资料、纪录片,资料和纪录片除了有图像,还有音频讲解,可以很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由于专业程度很高,短小的资料中往往有很大的信息含量,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尤其是一些作品的創作背景、艺术流派等等。当学生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放出其他的同流派或者同一个作者的作品,让学生寻找这些作品的共性,从而深刻了解一个流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艺术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画面出现的同时还可以配上与内容相互照应的背景音乐,既做到艺术融合,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想象、体验,让教材的内容更加逼真的让学生感受到,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电视台播出的与艺术相关的节目、各种名家的示范视频等等,都可以通过剪辑加入课件。这样不仅更好地拓展了艺术审美空间,增强了艺术趣味,而且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里,更愿意去观察和理解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加强互动交流学习

新课改之后,课堂主体逐渐由老师迁移为学生,这种课堂角色的转换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总结者的角色,学生更应该从主动的角度来发现知识,了解知识。课堂交流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一种很重要的办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之间主观艺术鉴赏意见的碰撞,逐渐反应出学生对于美术状态的真实意见,也更加便于教师能够及时掌握课堂动态,作出反馈,并适时进行课堂内容地调整及变化。比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对于这个作品自由发表评价,以及对其中心思想表达的一些理解,当学生们的意见都自由表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的方式与学生展开引导式探讨。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总结者,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的自由,自由的探讨作品。畅所欲言才是真正艺术欣赏的开始,教师要平等有耐心地认真对待每一种欣赏角度,在全班中让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中,让其对作品的表达情绪更为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表现技法上。在这种互动式的环境中,学生充当了课程活动的主体,能够显著提高鉴赏水平。

结语:总体而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将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价值、意义、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根福.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刍议[J]. 新课程(下), 2017(3):123-123

[2]姜小淳.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22):127-127

[3]王娟. 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成才之路, 2018(5):63-63

猜你喜欢

有效性提升鉴赏教学高中美术
企业行政管理的开展实践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