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业经营对银行业的影响

2018-10-21盛丽馨范俊钊吴苏婷唐小丰

全国流通经济 2018年13期
关键词:混业经营影响分析银行业

盛丽馨 范俊钊 吴苏婷 唐小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信银行的混业程度与风险抵御能力、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来反映混业经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其中,利用HHI来表示混业经营的程度。实证结果为:当混业经营程度增加时,对银行业的影响总体上是有利的,但我国目前混业经营模式在风险防范方面还略有欠缺,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混业经营;银行业;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13 -0078-02

一、引言

目前国际上各大银行及保险公司大多采取的是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混业经营仍然是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关于混业经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工作,它能够分析我国银行业是否随着混业程度的加深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在该模式下银行业内部还存在哪些弊端和问题,从而为一些企业提供良好的对策。

二、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金融机构的界限逐渐模糊,金融功能逐渐融合。我国加入WTO之后, 一些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凭借综合化经营的优势,加紧在华金融布局,使业务单一、资本单薄的国内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为反映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2012年~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以此来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程度;HHI指数的数值越高,说明混业经营的程度越高,否则就越低。从图1可以看出,2012年~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的HHI指数总体上呈小幅度增长趋势,表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强。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混业程度逐渐提高,目前在金融界,已不再是分业、混业的争论,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如何平稳地向混业经营过渡。在国际金融业的影响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实际情况相融合仍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中信银行混业经营情况及分析

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是我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是我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信银行也在不断向混业经营的模式转变。

在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混业程度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混业经营模式对中信银行的影响,我们以2012年~2016年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为依据,如图2所示,从风险抵御能力、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中信银行经营的基本情况。

1.风险抵御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目的是检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从图2中可以看出,资本充足率在2012年~2016年间是不稳定的,大约在11.24%~12.42%之间变化,它反映了随着混业程度的增加,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不稳定的,还会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由于我国的混业模式还不太成熟,相关的监管机制不完善,资本充足率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银行业更需要调整自身来面对向混业模式转型的压力。

2.信贷资产安全状况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银行不良贷款,是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所在。国际通行标准认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根据图2可以看出,2012年~2016年不良贷款率由0.74%上升至1.69%,虽然呈现递增趋势且增加幅度明显,其范围却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属于正常的波动区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国内银行业混业模式程度的增加,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随之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增加,造成其风险抵御能力稍减弱,这也正是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之一。

3.盈利能力

在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及成本收入比都是衡量銀行营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成本收入比率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用以衡量公司资本使用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从图2来看,一方面,成本收入比在2012年~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说明银行获取收入的效率是逐年提高的;另一方面,净资产收益率先是增加又逐年降低,表现了中信银行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因为要想持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不太现实的,由于存在竞争,高净资产收益率会吸引竞争者,从而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使其趋于市场平均水平。总的来说,在盈利能力方面,中信银行在混业经营模式下的盈利能力是有所提高的。

总的来说,通过对中信银行混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信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是不稳定的,这与我国当前的体制不成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其信贷资产安全状况及营业能力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水平,已经开始显现出了混业经营的的优势,所以,混业经营模式对于中信银行甚至银行业来说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四、建议及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现在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还不成熟,中信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是不稳定的,中信银行又作为银行业中采用混业经营模式的典型银行之一,表明大部分混业经营的银行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做的还不完善,为了给相关混业经营的银行企业提供降低风险的参考,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下是具体措施:

1.完善混业经营的监管制度

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会存在更大的风险行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现今,我国的混业经营模式发展还不成熟,金融监管体系并不能发挥必需的监管能力,因此,我国需要在当前混业经营的水平上,建立多元化、创新性的监管制度,以提高监管效率,为混业经营的发展提供基础。

2.提高管理能力

混业性的金融机构通常是经营多种业务的,在每一个领域建立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同时,在一家金融机构管理、协调多种业务也极易产生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强化管理效率,明确金融机构内部各自的分工,使各个部门之间经营效益最大化。

3.提高金融该机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金融机构向混业模式转变,必须改善自身的不合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在混业模式下,风险传递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而分业经营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所以,金融机构应该控制好自己的风险以提高内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雯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彭建刚,邹克,蒋达.混业经营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与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改革[J].中国管理科学,2014,(S1).

[3]孙晓佳,唐小丰.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分析[J].江苏商论,2016(34).

作者简介:

1.盛丽馨,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2.范俊钊,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3.吴苏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4.唐小丰(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混业经营影响分析银行业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我国民营银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商业银行债券承销业务风险的案例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