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贫血发生的时间及病因分析

2018-10-21李海霞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病因

李海霞

【摘 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时间及相关病因。方法:对我院 2016年 1 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早产儿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时间、贫血程度及贫血的相关病因分析。结果:56.3%早产儿贫血发生在生后1周内(早期贫血),43.7%发生在生后1周后(晚期贫血)。早期贫血组有33例(46.5%)由感染合并失血引起,晚期贫血组有30例(54.4%)由单纯感染性因素引起,21例(38.2%)由感染合并失血引起。 结论:住院早产儿7d 内贫血的发病率更高,贫血的病因主要为感染和失血。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发生时间;病因

近年来由于围产期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出生率逐年增加[1]。如何防治早产儿各种并发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改善早产儿预后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贫血是早产儿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贫血的发生不仅会对的患儿的体格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且会对患儿的远期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了解早产儿贫血的好发时间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对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贫血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早产儿贫血发生的时间及引起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希望可以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治疗早产儿贫血提供帮助。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期间诊断贫血的早产儿126例(入院时年龄均≤28天)。男72例(57.1%),女54例(42.9%);胎龄在28~36+5周,平均(30.2±1.4)周;体重885~3540g,平均(1243.7±123.6)g;剖宫产例83(65.9%),自然分娩 43例(34.1%),无产钳助产者。

1.2贫血诊断标准[3]

外周血Hb<145g/L 诊断贫血,120-144g/L为轻度, 90-119g/L为中度, 60-89g/L为重度,<60g/L为极重度。出生7 d内出现的贫血为早期贫血,出生7 d后出现的贫血为晚期贫血。

1.3方法

统计126例早产儿贫血发生的时间、可能引起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早产儿贫血好发的时间及不同病因组成。根据贫血出现时间把126例早产儿分为两组,日龄7d出现贫血者为早期贫血组,日龄7d以后出现贫血者为晚期贫血组[4]。

1.4统计方法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贫血的一般情况

126例贫血中,男72例(57.1%),女54例(42.9%);胎龄在28~36+5周,平均(30.2±1.4)周,其中≤32周29例(23.0%),32+1周~35周 58例(46.0%),35+1周~36+5周39例(31.0%)。体重885~3540g,平均(1243.7±123.6)g;剖宫产例83(65.9%),自然分娩 43例(34.1%),无产钳助产者。

2.2 早产儿贫血发生的时间

126例早产儿贫血发生时间见表1。其中贫血最早出现时间为生后立即出现,贫血的原因出生前失血。最晚贫血为生后 28d 出现,平均 为6.0(1.0-11.0)天。早期贫血71例,晚期贫血55例。

2.3早产儿贫血的病因

126例贫血早产儿中,存在感染者118例,其中脓毒症6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10例,颅内感染5例,肺炎20例,脐炎2例,不明原因感染者18例。存在溶血者9例,其中 ABO 溶血7例, Rh 溶血2例。存在失血者57例,其中胃肠道出血56例,肺出血10例,颅内出血及头颅血肿12例,出生前失血1例。早产儿贫血相关病因的构成见表2。

通过分析发现,早产儿贫血的病因为多因素导致,如胎龄、出生体重、是否合并感染、住院期间采血量等。通过比较发现,感染为导致早产儿贫血的主要病因(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广泛应用及多种呼吸机模式的支持,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4]。

早产儿贫血症,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貧血不仅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力,远期可影响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引起早产儿贫血的因素较多,可由一种因素所导致,也可由多种因素共同所致。导致早产儿贫血的因素则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受早产儿胎龄影响,胎龄越小,导致胎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量越少,继而导致胎儿红细胞的合成量也相对较少,继而形成了贫血。(2))受早产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早产儿出生后相较于正常胎儿,其体重增长速度明显较快,在此过程中血容量则会出现迅速扩充的情况,但红细胞的生成却存在不足的情况,继而导致血液被稀释,继而产生了贫血。(3)红细胞寿命,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普遍短于成年人,而早产儿红细胞的寿命则相对更短,导致早产儿极易发生贫血。(4)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反应不足,对于早产儿而言,普遍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难以满足早产儿贫血性增加程度不足的情况,所以也就导致了红细胞合成的不足,继而也就导致早产儿贫血的产生。通过研究发现,肝脏是早产儿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的主要脏器,而相较于肾脏,肝脏对贫血和组织缺氧存在极不敏感的情况,继而当贫血发生时极易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反应不足的情况。此外,因为早产儿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清除代谢率较高,所以使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往往较低,且患儿胎龄越小、体质量越轻则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缺乏程度也就越严重。

我们的研究发现,感染、失血、溶血等也是导致早产儿贫血的重要病因。在引起早产儿贫血的病因中,感染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病因,这与丁晶等[5]报道基本一致。感染之所以是早产儿贫血的主要病因,我们分析原因如下:早产儿由于出生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极易感染[6],感染后不论机体内在的因素还是外界的某些因素均可能会加重贫血。(1)感染严重时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早产儿本身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低下,所以感染后造血功能更低下。(2)早产儿感染中肠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高,早产儿一旦发生肠道感染,需禁食,尽管禁食后有静脉营养支持,营养物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仍会受到影响,造血原料缺乏,同样可以加重贫血。有研究显示静脉营养组早产儿较肠内营养组早产儿发生贫血更早。(3)早产儿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出生时凝血因子含量及活性很低[7],同时伴有维生素 K 的相对缺乏,而感染可使早产儿凝血、纤溶系统激活,造成明显的出血倾向[8]。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亦可以加重贫血。(4)早产儿宫内发育不完全,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往往病情较复杂,病情变化快,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对早产儿的病情进行及时监测和反复评估,频繁采血也可能导致早产儿贫血,且医源性失血越严重则贫血程度越重。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住院早产儿生后7天之内更容易发生贫血,这可能与部分病例在宮内发生失血和溶血性贫血发生的时间有关。

在对早产儿实施管理过程中,早产儿贫血是最常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早产儿贫血防治仍然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继而仍然需要建立大样本且根据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早产儿贫血指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和失血是早产儿贫血的重要病因。在今后早产儿贫血的预防和治疗中,我们要注意积极预防早产儿感染,减少医源性失血。

参考文献:

[1]丁国芳,周大欣.不同时期早产儿出生率比较[J].新生儿科杂志, 2001,16(4):170-171.

[2]李昱.早产儿贫血相关病因分析及其治疗焦点问题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354.

[3]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48-349.

[4]Alan S,Arsan S.Prevention of the anaemia of prematu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15,2:99—106.

[5]丁晶,刘捷,曾超美.早产儿贫血 140 例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 98-99,109.

[6]刘文君,丁国芳.益生菌与早产儿感染[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5):311-314.

[7]毕玫荣,张岩.新生儿凝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15—17。

[8]张国荣,孟静,范秀芳.检测凝血功能对预防早产儿出血的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81-83.

猜你喜欢

病因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病因及防控对策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16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诊治体会
小儿急诊惊厥病因及其治疗效果
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