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节能设计的价值与生成对策探究

2018-10-21张兆瑞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现实价值节能设计

张兆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建筑的需求量和标准大幅度提高,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从而加剧了供需矛盾,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设计者要以节能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法规、标准和政策,因地制宜做好节能规划设计,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等技术措施,配合其他专业,设计出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筑。节约能源已成为民众的共识,建造节能建筑前景广阔。

关键词:节能设计;现实价值;生成对策

1 前言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热水供应、家用电器和电梯等方面的消耗的能源。建筑节能通常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以及采用节能型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耗和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自然能源的活动。其实质是在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需求的前提下,达到在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尽量提高的目的。建筑节能所追求的低消耗、少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资源节约型目标决定了其未来发展将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以及智能建筑有效融合。

2 推进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势在必行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已达到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 %。建筑对能源的严重消耗已经成为约束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设计、建造、使用节能建筑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化,同时又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节能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律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法规,如1986年的JGJ 26—19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的《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2006年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修订版、2009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2015年的新版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育出受计标准》等。

上述一系列政策、法规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明确,工作越来越深人、具体。建筑节能就是节约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建筑设计者,要以节能设计的理念反思传统理念,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把建筑功能和美学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机结合,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3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技术应用

3.1 严格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

可从三个方面的入手:①增加建筑物层数。在建筑物层数增加的过程中,外围平面或物体外表面的增加量小于所包围的建筑物体积的增加量,即体积增长率略大于外围平面或物体外表面的增长率,高層建筑的体型系数普遍偏低就是这个缘故。因此,在功效使用许可、经济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建筑物层数对控制体型系数是有利的。②提高建筑物进深。在居住建筑设计中,采用条式建筑形体较为普通,当建筑长度小于一定建筑面积相应的最佳边长时(即为正方形的边长),应尽量缩小建筑长度而增大建筑的进深。③选择最适合的平面外形。大量的建筑设计经验显示,不同平面外形的体型系数不同,但从小到大的大致规律依次是圆、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也就是说圆形最小,三角形最大,因此,圆和多边形对节能有利,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3.2 加强外窗的节能设计外

窗是建筑物能耗散失最多的部位,其能耗散失占建筑物总能耗散失的 60%,其中传热损失为 30%,冷风渗入为 30%,所以在保证太阳照射、采光、透风、观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外窗洞口,并提高窗口的气密性,以减少能耗散失,提高窗口的保温性能,降低窗口的传热量。①房间窗墙平面与物体外表面的比应视修建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当地的冬季太阳照射率、房间的采光要求、修建物之间太阳照射遮挡情况来确定。在满足上述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窗墙平面与物体外表面的比。②提高外窗的气密性,如配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闭性能良好的外窗材料。外窗框与墙面的缝隙密封可用弹性松散绵软轻型材料、弹性密闭性材料、密封膏及在边框设灰口等;框与扇之间的密闭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闭条及边框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闭可用三元乙丙、硅橡胶等密闭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可用各类弹性压条等。这些对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都是有利的。③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采用大窗扇,不采用小窗扇,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对建筑节能是有利的。

3.3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外墙保温构造、热桥阻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地下室外墙及地面保温技术、高效节能外窗及幕墙系统、窗墙面积比的控制、遮阳设施、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②建筑内余热/冷的回收利用。③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太阳能、浅层土壤热能、地表水体热能、风能等。④提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浮筑楼板技术、双层架空地面系统、洁具同层后排水技术、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等。

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前景展望

(1)我国政府出台并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的规划目标,严格的惩罚政策,积极的财政支持、激励措施,以及具体的规范、措施发布,是建筑节能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有力导向。为确保建筑节能的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设计上制定并完善了多种建筑规范与标准;要求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核准等环节应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了各种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健全了管理机制,加强节能监管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大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力度。

(2)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作为一种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设计中。2016年,北京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孔未来5年北京将开展不少于30万m2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其中政府投资的项目中建设不低于20万m2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北京市将提升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如在绿色建筑示范区、重点产业功能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

(3)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500亿m2,其中90 %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对既有建筑阶段没考虑节能的老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为政府所关注,也逐渐成为人们的愿望。从北京市情况来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显示,未来5年将全面完成城镇及农村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其中城镇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3000万m2。农民住宅将在未来5年继续节能改造,实行“整村推进”,全面完成既有农民住宅的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

总之,建筑节能需要通过节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是建筑功能和各种节能技术应用的综合,涉及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随着建筑节能实施的不断深入,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也需要深化和变革以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建筑节能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 孙红然.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6.

[2] 张洋.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8(4):118.

[3]武云坤.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5):137~138.

[4] 王秀龙.谈房屋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现状及其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56~58.

[5] 王竹.基于节能理念的高层建筑设计的若干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6):98~99.

猜你喜欢

现实价值节能设计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工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浅析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低星级酒店员工晋升制度的优劣势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