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成因及控制对策探究

2018-10-21葛奇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5期
关键词:供水管网对策

葛奇

摘 要: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工作已成为城市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供水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从宏观政策要求来看,搞好漏损控制是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一个主题,同时也是实现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率成因;对策

1 供水管道漏损现状及原因

管网漏损率定义为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漏损水量由漏失水量、计量损失水量和其他损失水量组成。减少管网的漏失水量是降低管网漏损率的关键性措施。漏失水量包括管网明漏、暗漏、背景漏失、水箱及水池溢流与渗漏水量。管网压力与漏失水量呈指数变化关系,因此引入压力管理是减少漏失水量关键的工作策略。目前基本实现集中供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给供水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老旧管网退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市区部分园林绿化区未安装水表,老城区绿化区水表规格不符,绿化用水量计量不准;管网局部水压过大,爆管现象频繁发生;市区用水户5年以上的水表误差大;老旧小区总表制导致小区用水计量不够精确。

2 供水管网检漏设备

供水管网捡漏设备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功能也在不断改进当中。目前,常用的检漏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听漏棒:俗称听漏杆、听棒、听针等。其外形如同一个探针,尾部配有一个球型物能与耳朵密切贴合的金属棒,利用传导原理,将漏水产生的声音稍加放大传至检测工人的耳朵。方法简单,可用于对管线连续检测。第二,电子声音放大仪:是将探头置于地面、消火栓、管道、附属设备等,把漏水点发出的漏水振动音转化为微弱的電信号,然后从仪表的指针或耳机输出。第三,检漏饼:这一设备具体是通过地面的振动声波传至检漏饼的薄膜,而薄膜的振动能够引起空气的振动。这样一来,供水系统的维护人员就能够检漏饼的气管来确定漏水点。第四,相关仪:这一设备是由相关仪主机、高灵敏度的振动传感器以及无线电发射机组成的。将高灵敏度的振动传感器放置在泄漏管段的两端,就能够根据获得的漏水声波。相关人员再根据监测管道之间的距离、接受声波时间差,计算出供水管网漏水点的具体位置。

3 降低与控制管网漏损率的具体对策

3.1 调整规划设计,规范施工,提升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对各区块进行改造施工之前,需要单位内部的规划机构组织人员进行实地勘察以及整体规划,同时组织有关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展开图纸的会审工作。秉承“区块和区块间的结合、区块和城市主干管网相结合、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常住居民与临时人员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能够令管网的整体布局、阀门布置、管径选取等方面更为合理,也有助于未来管网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个区块的改造施工,均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质量监管。在此基础上,应当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且根据国家安装技术规定及施工要求,完成管道试压、冲洗消毒、隐蔽工程的过程验收及完工验收、动态管理等一系列任务。特别是对那些老管网进行改造之后,不论是供水能力还是水质等均获得了有效提升,供水管网漏损率明显下降。

3.2 强化水表管控力度

这一降低管网漏损率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提高抄表频率,比如将居民用水从之前的一个季度一抄改为一月一抄,这样也能提高水表抄见率。与此同时,适当放宽新用户首次抄表的验收标准,待水表交接后再进行抄表工作;当相关资料整合后,应当尽快递交至抄表员手里,防止由于抄表间隔过久引发水费虚高、用水异常无法通知到户等情况发生。其次,对于无法抄表或者存在较大难度的水表进行移表调整改造。若出现表箱受损受压、水表埋没、表井被违章建筑圈围等问题,要想方便抄表就应将表井移动至户外的平整区域。再次,对那些装配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大用户水表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不但能够确保水表装配在管道的直线管段上,还有助于削弱水的波动对水表的强烈影响。另外,单位借助管网管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大用户的动态管理。

3.3 加强对管网的动态监管

大部分单位一直采取原有的手段管理管线设备,并且管线资料均选取了人工绘图的管理方式。如此一来,便会造成管线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再加上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大,很可能会丢失一部分关键资料。因此,这一管控手段难以迎合日益发展的供水事业、现代化水行业管理的实际需求。要想进一步增强管网控制能力,就应加强对管网的动态监管。

3.4 定期更换城区主干管阀门

由于老管道使用年限过久,加上管线布局的不够合理、阀门设置不科学、管网竣工数据残缺等,都容易加大管网维护管控难度的加大,甚至造成停水范围及影响的扩大,最终导致检修排水工作被严重阻滞。因此,借助对城区主干管阀门的更换改造,能够有效解决管网维护管理难度大、停水范围不断扩大等问题。

3.5 实施压力管理

供水系统设计时通常考虑的是最不利因素,最不利点的理论最小压力需求,因此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供水压力浪费的现象,故存在很大的压力优化的空间。压力管理是系统优化中最为基本也是最有成本效益的一种优化形式,其投资回报率较为可观。

(1)实施压力管理前应对水厂分布、管网特点、管理要求等信息进行较全面的了解。(2)满足供水服务压力标准。(3)保证消防流量。(4)有效应对用户投诉。压力调整可能会导致个别用户用水习惯改变,出现因压力变大或变小的用水不舒适现象。实施压力调整过程中服务人员在保证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应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应对用户的质疑,增加用户的用水满意度。(5)及时处理压力调整过程中的水质变化。

4 节水措施

第一,在消防安全和公益为先的前提下,压力管理应作为城中村首要的节水技术措施。对于供水压力显然偏高,即可控真实漏损率较高的城中村,采取大幅度降压措施,可降低冗余压力,节水效果好。第二,若背景真实漏损率较高,可以推断该村管网暗漏较严重。一个暗漏在一年里流失的水量相当可观。目前国内供水企业对该部分的漏损管理主要采取加强管线巡查、投资管网检漏仪器设备、提高抢修效率等方法。第三,表观漏损是产销差的最大组成部分,而表观漏损主要由计量误差、无表计量和非法用水等因素构成。对外来人口居多的城中村来说,人员相对素质、节水意识以及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都有待加强,无表计量和非法用水占比很大。要杜绝非法用水,供水企业需加大稽查力度,狠抓供水稽查,规范用水秩序。

5 结束语

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不仅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我们供水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应通过学习先进城市,国外先进测漏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查漏队伍的技术水平,把管网漏损率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陶涛,李飞,信昆仑.供水管网漏损率估算方法分析[J].给水排水,2014(8):116~119.

[2] 吴珊,王维燕,花文胜,张孟涛.供水管网区域漏损率实证研究[J].给水排水,2006(12):13~16.

[3] 沈伟泉.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措施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0):34~35.

猜你喜欢

供水管网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应用探讨
浅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
分区计量(DMA)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城镇供水管网多措并举漏损控制措施探析
供水管网管道爆管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