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实效性 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2018-10-21邓颖欣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内角课件图形

邓颖欣

数学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从事23年数学教学工作的我而言,发现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于是,写下本文,对其中自己深入思考过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我的反思--小学数学课堂中,阻碍“有效性”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而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就是一支粉笔加一根教鞭上完整堂课,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这种课堂当然很难吸引活泼好动的小学生。

(二)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知识却缺乏实际运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没有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

二、实现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活动。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类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当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的弱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弱项。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

例如,我在讲授“百分数”的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于是在上课之前就收集了很多带有百分数的实物资料,通过这种实物对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过于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如果能够应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就能够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

1.多媒体课件,让我的课堂变得生动,教与学紧密结合

每一节数学课都离不开问题,那么是教师一道一道的讲解呢?还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呢?比如:在我的课堂上,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动态课件就可以绘出金光闪闪的五角星、旋转变换的正方形组合等等一系列能体现数学美丽一面的图形。用它们来引入正题,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带着问题、兴趣、期待来准备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记得我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规律时,我用课件动态演示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问题,生动有趣,学生们惊讶不已。立刻就着手证明……

在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结论之后,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度数和是多少呢?……这节课对于讲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知识学生十分感兴趣都主动学习,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体验、挖掘数学美,让教与学紧密结合

如通过让学生查找身边的几何图形,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长方形具有对称、稳重之美;正方形具有刚健、宏伟之美;等腰三角形具有安祥、庄重之美;圆则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对称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具有柔和、完满,流转之美,“一切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分析、研究、解答,更通过组织学生设计创意小报,使得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直观的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中,由于直观手段的有效利用,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它就隐藏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只不过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利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教师还应该针对一些课本知识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例如,在講到“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些手工劳动:找一些圆形的实物,根据这些实物来学习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点;把自己画出来的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从而进一步了解圆的特性,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一些圆心、直径、半径等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23年的从教工作,使我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教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想教好这门课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实践,力图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以便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内角课件图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分图形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