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2018-10-21屈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情感

屈燕

音乐,既陶冶人的情操,又给人艺术享受,但当它成为一门“学科” 后,如何上出小孩子喜欢的音乐课?这是终日萦绕我脑际的问题。我认为在遵循音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我们要放宽眼界,立足学情,选择合适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整合、裁剪具体的课程资源,同时要重视常态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表现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对相同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針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国情,既要面向全体同学,也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差异性,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不同的特质,进行因材施教,营造一个能够引起所有学生兴趣的课堂氛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可见,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失败,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寻的一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十五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氛围

讲到艺术,不管是语言还是音乐都离不开“美”。孩子们上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觉得这个老师很“美”,当然不是指的相貌美,而是一个老师的学科气质美。学生认可了老师的美,才会有兴趣学音乐。记得初为人师时,我听从老师的叮嘱,开头几节课要给学生“下马威”这样以后的音乐课他们就不会大叫大嚷。于是上课的时候我总是摆着一副冷面孔,学生只要稍微捣乱,就大声批评、指责。记得有一次在上《只怕不抵抗》这课,我要求学生站起来分成两组,模仿红军和敌人。有一个瘦削脸的小男孩模仿敌人,学的特别像,加上那滑稽的动作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随即课堂上充满了笑声与掌声。此时我才意识到老师的一个微笑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从此我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微笑,课堂气氛也变得融洽、和谐了。

二、利用故事和游戏、律动的多种有效方式展开教学

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多样的,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故事和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教学。记得我上的音乐课《两只小象》,在学习这首歌曲前,在学生间开展动物的模仿游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胜负欲。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歌曲,学生通过听歌曲判断歌曲中小象的形态是缓慢还是活泼,然后将这些动物的特征模仿出来。播放完一次歌曲后,最先举手的小组进行表演,重复地播放歌曲,直到有小组将歌曲中的所有动物都模仿出来。通过开展模仿动物的游戏,重复地播放歌曲,让学生在重复听和表演的过程中加深记忆,自然地跟唱。教师在说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和用词,通过语调的变化将学生带入故事中,提高教学效果。

以《卖报歌》的学习为例,在上课时先以故事导入向学生介绍与《卖报歌》相关的内容:“那是很多年之前的一个秋天,聂耳约了自己的朋友到霞飞路上走一走,因为他听说这条路上有一个卖报的小女孩,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聂耳和他的朋友果然在有轨电车站附近看到了一个正在忙碌地卖晚报的小女孩。她应该有十来岁,身上穿着洗得很干净但是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每种报纸的价钱。聂耳看到后觉得应当把卖报的悲惨故事写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卖报歌》了。”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播放《卖报歌》,让学生结合故事的主要内容闭上眼睛想象卖报儿童是怎样唱着这首歌走街串巷地卖报的,使学生能更清晰地感受歌曲的创作者蕴含在歌曲中的感情。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

三、音乐中融入思想教育,体验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达到思想教育的共鸣。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儿歌为例,在唱歌之前,我给学生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他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趁热打铁再以带唱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但达到了“以情动声,以声带情”,怀着感恩的心把孩子体会到了到了爱。从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逐步扩展到母爱的主题,甚至中国母亲的大主题,孩子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自此以后,班级的孩子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总之,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快乐的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情感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情感
台上
音乐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