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2018-10-21黄继志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魅力语文教师

黄继志

语文是什么?不是简单的工具,不是单纯的文字,她是一位温婉淑良、含羞带怯的女子,是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才俊,也是一位慈眉善目、悲天悯人的耄耋老者,她就是我们心中最坚硬却又最柔软的那一块,是魅力四射的珍宝。作为语文人,我们就该让她展现出无比的魅力。

一、彰显语文教师的魅力

1.亲和的魅力

明代大教育家王守仁成功的秘诀是“寓教于乐的亲和魅力”,他认为亲和魅力是师者之魂。如果教师没有亲和力,必然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心情,从而破坏课堂气氛,弱化甚至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亲和力,用心教书,用情育人,让笑容绽放在脸上,用微笑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亲和魅力,从而产生喜爱的情感。

2.民主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公平对待每位学生,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变讲堂为学堂。

3.表演的魅力

美国学者哈里·道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由有特殊天赋的人所作的表演。”“有特殊天赋的人”当然是指教师。这句话既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又指出了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的要决是“表演”。我们教师要“表演”好每一堂课,形象上要“表演”得惟妙惟肖,语言上要“表演”得生动形象。

二、打造语文课堂的魅力

1.朗读的魅力:读中品,读中析,读中思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就是最积极有效的“刺激”。

读中品:《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文字简洁质朴,情感意蕴深长,让学生反复诵读,再现画面,随着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起伏,感受一见钟情的惊喜、辗转反侧的焦虑、求而得之的欣喜,在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品味文字的魅力。

读中析:《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抓住“装”字,反复诵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对每个人物的“装”思考、分析,骗子的“装”是为了金钱,皇帝的“装”是为了地位,大臣的“装”是为了权力,大人们的“装”是为了脸面,所有的“伪装”在孩子的童真中被击的粉碎,在轻松愉快的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病态,人性的丑恶。

读中思:《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恨的人物形象,从他那可笑的衣着“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从他那可笑的坚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从他可笑的动作“长指甲蘸着就写字”,到最后那落寞的结局“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在学生的朗读中,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封建文人形象跃然纸上。

2.活动的魅力

(1)课前三分钟演讲,挖掘“说”中的魅力

针对学生说话时忸怩作态,语音含糊,词不达意,缺乏条理的情况,设计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由能说到善说,由善说到爱说。开始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自我介绍,或朗诵自己喜欢的一篇短文。过一阶段,提高要求,请同学们讲一则故事,并从中提炼出观点。再高阶段,請同学们就时事问题、热点新闻畅谈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学生自行课前准备,教师当场点拨,挖掘闪光点。

(2)自编自导自演,展现学生风采

课本中的小说、戏剧篇目,如《皇帝的新装》《威尼斯商人》等,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熟读文本,掌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理解去扮演角色,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这种亲自深入人物内心的表演比一味埋头读书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温经典诗歌,拓展思维空间

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欣赏,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在教学生理解、识记、鉴赏诗词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再现经典诗词。学生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激情而优美的表达,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4)举办专题活动,增强综合性学习能力

针对每册的主题鲜明的综合型学习活动。诸如“孝老近亲,从我做起”“古诗苑漫步”等,可以利用专题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走进父母,和父母谈心,了解父母的想法,体会父母的艰辛,让学生走入社会,关爱孤寡老人,热心公益事业,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把所见、所思、所感和同龄人交流,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用眼、用手、用口、用心置身于语文学习的乐园中了。

三、感受时尚文化的魅力

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就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代的语文教育应该与时俱进,让时尚走入语文课堂。

“时尚语文”首先表现为让青少年学生主动地在时尚中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那部分。他们喜欢听流行歌曲,优美的歌词是“语文”;他们喜欢看动漫,基于故事的创作是“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可以投其所好,让古典文学在时尚中历久弥新。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去感悟古典文学的魅力。例如:《诗经 秦风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就被邓丽君演绎成了《在水一方》。

例如《天净沙秋思》这类优秀作品就可以让学生改写成散文。假以时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语文,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一种听说读写的训练,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诗意的栖居,语文应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处风景。

我们作为语文人,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还语文以魅力,给孩子们一双艺术的翅膀,助他们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魅力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