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18-10-21陈冬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陈冬华

摘 要:高中历史占据的分值不高,但是也需要重视。如何能以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牢固历史知识,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实现高效课堂。本文将探讨实践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要浪费时间,可以多和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含义

所谓的高效课堂,总的来说就是尽量以最短的时间和精力,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课堂。主要是解决课堂效率低或者没有效率的课堂。让学生从完全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会到会。学生一般是厌恶学习的,要让学生能够爱上这门课,从排斥到喜欢,从不热情到热情,从完全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教学的目的来说,就是让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知识,能否做到高效,主要还是看教师的能力。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教师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实践。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性就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

二、怎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課堂。

2.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

3.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5.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的课堂高效性需要教师重视起来。高效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个过程,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历史学习活动中去,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多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葛青青.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04.

[2]崔德哲.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新课程·教师》.2016.06.

[3]沈顺汪.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课堂设计.《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21.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三中)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