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教书育人转变为育人教书

2018-10-21冀鹏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教师

冀鹏

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一直沿用至今,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一直沿用至今。面对当今的社会形势,及人文的超前变化。虽然有很多专家对于当代教育有了很多很细的探究。但是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教育,仍然多是教书育人----教书在前育人在后。

目前的孩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肆无忌惮,由于父母的包办导致了他们的无法自理。而我们的教师却只注重了孩子的考试分数,却大大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发展。2007年北京青年报消息,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内,有20.4%的中学生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学生为自杀做过计划。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会让这些生下来活泼可爱的小生命在短短十几年内甚至几年内变的这样惨淡?这是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重问题。

我想在前辈们的经验基础上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人生教育的主导教育

家长要给与孩子最多的最大的爱而不是给与孩子过多的物质上支持。

(一)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有朝气

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大都源于父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所以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康,幸福,有朝气。而不是变成一个聪明却不近情理的人。是不是神童没有关系,全面发展,完美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否则虽然满腹锦纶,但却变成了呆头呆脑、麻木不仁、冷若冰霜、难以接近的人,就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二)家长要成为自己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成为孩子的君主更不能成为孩子的仆人

严格的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但严格也应该有一个限度,无论怎样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之后,他就会很快变成一个懦夫。家庭教育应该是爱、欢乐的殿堂,是孩子的乐园,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对孩子的放纵。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经常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家庭的关怀下健康地成长。他们应该从小就在家庭中树立起做人的信心,而不是由于不当的教育使他们失去做人的自尊心。

(三)不要束缚自己孩子的思想,要处处突显孩子的个性,要让自己的孩子阳光且善于思考

家长们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是孩子在幼年时能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学会担当,学会尊重,学会自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些终生的必备技能。

年幼的孩子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家长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但是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足可以让你生活无忧。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

二、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

教师不再是只交给孩子知识的匠人,更要教会孩子各种生活学习的本能。

(一)教师不要只做传授知识的匠人

教师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只注重了传授知识,却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

(二)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是改变人生轨迹的人。学生的习惯、兴趣的发展状态决定学生的未来,截然不是硬拼硬挤得那个分数符号。习惯、兴趣是追求生命分数的生长素、催化剂,只有具有了生命分数,才有生命质量指数的不断提升。而教育就是为了解放人、完善人、发展人、成就人;在于因势利导、在于发现、在于利用成功、在于理性,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有一双慧眼,否则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要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

(三)教师要做出改变

教师要从“技术型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向“人格型教育——教育人的情感和育人的方法同一起来”转变。

对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莫过于韩愈的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要关心、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通过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不再是只注重教而忽略育,要先育后教。

学生就是教师、家长的一面镜子,表扬学生就等于表扬自己,欣赏学生就等于欣赏自己,不当的批评学生实际上就等于在做着惩罚自己的事情,也可以说是自己在讽刺自己。对于家庭教育有人说的好,当你要骂孩子的时候,要先骂自己,当你要打孩子的时候,要先打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持之以恒,有教无类是大爱,因材施教是智慧。

人生各有轨道,不能把所有孩子都引领到同一个轨道上来。教育的职责就在于弘扬个性,扬长补短,只有这样才有万紫千红的人才景观。因此我们没有选择孩子的权利,但是我们有选择教育的权利,这个权利就是责任。

我们不要100分书呆子,我们只要快乐的小天使。完善人格,启迪智慧,传授知识,为儿童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