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10-21郭剑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阶段幼儿园

郭剑萍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行业事件频发,典型案件有:上海携程亲子幼儿园老师殴打孩子、强喂幼儿芥末疑似物;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老师给幼儿注射药物、喂食藥片、集体猥亵等虐童事件。这些案例不仅惊爆网络、强有力的冲击家长们的心理防线,更引起了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我国学前教育行业恶性事件不断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存在的种种问题。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石和关键环节,既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事关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师德素质、幼儿认识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位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普遍为“4+2+1”三代结构,即一个家庭具有老年一代的四个老人、中青年一代的两个成年人(父母)、少年一代的幼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少年一代的幼儿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留守儿童”。特殊的家庭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压力,使得我国家庭中出现中年一代的父母在外工作,幼儿均交由老年一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看管的现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位。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年一代的影响,加上父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缺位,造成在幼儿的学前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的职责更多的转嫁到了幼儿园教师的身上,进一步促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乱象的发生。

(二)幼儿教育越位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出现“小学化”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幼儿体力和智力的发育,也成为了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幼儿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期望使得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现象,课程设置“小学化”、班级管理“小学化”、评价模式“小学化”。幼儿园课程设置多为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灌输知识给幼儿并要求其接受,幼儿园班级的日常管理也出现小学阶段严格的规章制度,且片面的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幼儿的好坏。种种制度及现象造成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越位,影响了幼儿智力和体力的发育,造成幼儿小学阶段出现“厌学”、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师德素质低位

庞大的幼儿群体、快速的城镇化、教育消费升级理念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迅速补位。众多资质不全的幼儿教师入职民办幼儿园造成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四)幼儿认识错位

幼儿阶段是公民个人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是人类认知形成、性格塑造、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身体和心理都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开始具有自己的思想。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产生抗拒心理,会通过自身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来表达对不喜欢事物的拒绝。因为一般情况下这一阶段是人类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阶段,所以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常会让孩子去接受学前教育。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通常会要求孩子久坐在课堂上接受书本和老师教授的知识,认为在这一阶段,幼儿应该接受这些知识,却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对幼儿认识的错位,导致我国的学前教育严重的限制了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限制了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三、对策研究

(一)正确认识幼儿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实施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幼儿。幼儿阶段是人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幼儿在这一阶段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思想的人。

在这一阶段,幼儿对他人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具有非常敏锐的感觉,且往往特别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在这一阶段,幼儿更需要成年人对他们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自我的思想意识。在这一阶段,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应该重视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二)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教师队伍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的提升,更要重视教师队伍道德素质的提升。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学前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作为幼儿的身份,更应该明确学生也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在课堂上、在学校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爱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三)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

幼儿作为最纯真的一类人,对很多事物的反应都是本能的条件反射作用。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首先,幼儿因为心智的不成熟,在很多时候其心理活动及行为都是无意的,且这一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极易变化并且表现得非常明显。其次,幼儿在这一阶段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呈现出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最后,幼儿因为自我意识的弱小,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这一阶段,幼儿的个性成长存在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四、结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把早期儿童教育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并在法律、政策、项目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宏观控制,父母要重视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部分,教育机构要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和管理水平。只有全社会积极关注学前教育事业的特殊性,扮演好自身在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角色,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阶段幼儿园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爱“上”幼儿园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想念幼儿园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