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对策分析

2018-10-21张艺龄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弊端微博

张艺龄

摘要: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进入到了微时代。在微时代中,微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将微博应用在新闻传播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本文将具体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和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弊端;对策

微博具有极强的信息传递优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陈述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打破了信息僵化的桎梏,迎合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将微博应用在新闻传播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正确引导信息舆论,必须采用有效对策,规范微博信息内容。

一、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一)更新信息传递方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是崭新的媒体业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微博以“微”作为主要特征,即短小精悍、内蕴丰富[1]。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应运而生。微博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可以调用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资源,应用互联网中的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等等。我国传统媒体具有严肃性特征,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大多为时事国政、社会民情等。微博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使新闻语言更加生动、新闻内容更加活泼,吸引了广大网民的注意力。

(二)更新新闻采访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以人工运作为主,在事件发生后,记者需要深入到事件发生地,对其他人进行采访,并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全部记录。微博的新闻采访工作非常简单,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基础。以手机为例,人们可以应用手机录播正在发生的事件,将视频上传到微博上。以电脑为例,人们可以应用电脑开展采访,受访者无需端坐在屏幕面前,还可以做其他事物。微博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新闻平台,合理利用了互联网的功能,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二、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

(一)用户个人信息不全

微博为广大网民开放,人们在微博上注册信息,完成登陆,即可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信息,并对其他信息进行接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博还没有全面推广实名制,对用户身份进行确认,很多用户使用了不实身份信息,对网络上随意散步谣言等,破坏了微博的整体风气。微博建立的初衷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便人们自由表达看法和意见。很多网民对微博认识不足,认为微博是言论绝对自由的平台,导致微博管理难度加大。

(二)原创信息重视不足

在对微博新闻进行评价时,个体可以采用三种方法:第一是转发方法,第二是评论方法,第三是点赞方法。很多博主发布了原创信息,在原创新闻中表达了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有着精辟入里的分析。他人在看到博主原创信息后,对博主原创信息进行了转发,点赞等[2]。在转发的过程中,一些博主会忽略原创信息的发起者,使原创信息成为自己的“独创信息”。由于原创意识不足,微博新闻信息的影响力比较低。

(三)微博信息真实度低

微博新闻的篇幅比较小,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受到了版面的限制。仅仅通过一条微博是无法将事件陈述清楚的,博主必须发布多条微博信息,对第一条信息进行完整补充。多条信息組合成一条新闻,致使微博新闻的断裂性比较大,且新闻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法律对微博进行管理,致使微博传播随意性大,容易造成读者误读。

三、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对策

(一)加工断裂信息

为了提高微博信息的真实度,降低微博传播的随意性,应该对断裂信息进行加工。信息真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内容真实,第二是符号真实,第三是主观情感真实。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必须体现对事件进行客观陈述,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完整表达作者的情感。微博字数有限,我们应该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事件,方便读者了解事件原貌。

(二)注重新闻规范

微博虽然弥补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不足之处,却具有传统新闻所不具备的优势。传统新闻的规范性非常强,微博的规范性却亟待增强。作为微博博主,应该发布名实相副的内容。当发现有人蓄意宣扬不实言论时,应该对其言论进行纠正,并争取获得微博平台的支持。我国立法部门应该承担责任,制定与微博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引导微博健康发展[3]。

(三)增强纪实能力

微博的原创信息经常被网民忽视,久而久之,原创者将失去信息编辑兴趣,抄袭模仿者将越来越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方法得到创新。博主们应该增强自己的纪实能力,对新闻进行熟练采集和编排。一方面,博主要采用高效的采编技巧,学习传统新闻采编方法。另一方面,博主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性,并在信息后面进行署名,确保信息的原创性。

四、结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新媒体不断发展,微博作为新媒体代表,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为了引导微博健康发展,需要规范微博内容,形成健全法律。

参考文献:

[1]徐煜.新浪微博中的线上关系网络与社会资本获得:以国内新闻传播学术共同体的线上链接关系网络为例[J].新闻大学,2014(04):127-135.

[2]蔡雯,闫东洁.媒体微博:重塑新闻传播的新起点——以《人民日报》有关雾霾的微博报道为个案的研究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3(03):63-66.

[3]张羽,侯逸君.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1,19(02):48-50.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弊端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张银珍:拓展性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