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探究

2018-10-21张峰张宏伟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0期

张峰 张宏伟

摘 要: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就是地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因此,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力途径就是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在正式动工之前,非常重要的就是完善的土地测量准备工作、预估土地的使用面积。很大程度上科学、严谨的土地测量活动能够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成本,保证实际工程操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根据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总结,下面详细叙述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内容。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土地测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 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中应用测量的主要特点解析

1.1 测量比例尺要与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相一致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测量过程中,比例尺选择很重要,实践证明,土地整理的测量比例尺要选定1∶2000为宜,值得说明的是,关键或者极其重要的的整理区域则选定1:500的比例尺为最佳,如特殊的地段如水沟区、道路区、堰塘区等地段耕要进行准确测量。测量过程中不要擅自改变比例尺的大小,要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否则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率。

1.2 测量必须符合项目区的要求

测量在土地整理工程中要与项目区的要求相一致。测量要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为依据,分门别类对土地的面积进行测量、获取到每个图斑的具体准确面积,最终形成土地整理项目区内土地整理前各类土地面积分类汇总表,使之一目了然。

2 土地整理环节中所设计的测量工作内容

边界测量、地块测量、建筑物测量三个部分是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所主要包括的。边界的划分方式有人工边界和非人工边界两种类型。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以非人工边界方式为主,通常情况下以山川、河流作为分界线,这样的划分方式能够使施工难度降低。地块测量工作主要以地块本身为核心,对地块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占地形状、周围建筑特征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检测,以平面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地块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整合备用所有相关地块的信息资料。建筑物测量主要是指对大型的人工工程测量。测量此类人工工程有特定的测量顺序。首先需要测量选线,其次是定线测量、最后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测量。在测量选线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需要运用比例尺对地图上的相关数据反复核对,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3 土地整理工程中应用测置的工作特点

3.1 符合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选择正确的测量工具是测量数据真实性的保证。就选用比例尺而言,保证数据准确的关键就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比例尺选择。面对地形复杂的地块,选择1:500的比例尺远比选择1:2000的比例尺所得到的数据准确的多。如果地块在实际操作过程比较平坦,则较为适合选用1:2000的比例尺。为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测量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比例尺的特点运用比例尺进行测量,以保证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

3.2 符合项目区的要求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需要对实际情况考虑。例如地块的类型、地块的用途等。就地块的用途而言,需要对是否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考虑。如果地块用于修筑人工输水管道,则需要对该地块的地形类型提前考虑,土壤岩石分层结构、岩石岩性是否坚硬。如果地块岩层破碎,已被外力侵蚀,那么这块地块则不适合用于修筑人工输水管道。相反,如果地块岩石岩层坚硬密度高,抗压能力强,则这块地适用于修筑人工输水道。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将所有可能影响地块使用的因素汇总整合,逐项分析地块使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4 实施土地整理测量的相关程序

4.1 测量前的准备实施

此阶段有两方面的工作必须按要求进行,首先,对每一个需要控制的点进行实地踏堪,并进行标志性设施设置;其次,对测量前已有的测量控制点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

4.2 实施控制测量程序

测量的实践说明,控制测量是所有测量的基础性前提,土地开发整理测量项目更是如此,为了与国家统一制定或规划的坐标系统密切相联系,首先实施控制测量。土地整理的项目区面积如果很大,布设工程控制网是必须的,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作,一般情况下要遵照自整体区域到局部区域,实施分级布网、逐级控制为原则。

4.3 相关首级控制网的特别说明

一般情况下,利用GPS是首级控制网的主要渠道,点连式、边连式这两种形式是首级控制网的的布网形式。坐标系多统采用西安坐标系(1980),高程系统采用国家高程基准(1985)。值得一提的是,首级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长精度必须与国家GPS测量规范E级标准相一致,其固定误差在10mm以下,比例误差在20mm以下;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可在E级标准基础上按放宽一倍的标准操作。首级GPS控制网点数要大于或等于2个,同时埋设好固定标志,还要做好相应的点标,目的是为了永久长期保存。关于高程的控制,要求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进行,如若高程点分布合理,既可以满足高程控制的需要又可以减少测量的工作强度。

4.4 相关碎部测量的具体说明

RTK和全站仪是实施碎部测量主要仪器。此环节可以用编码测图或草图加点号的方法进行。用RTK实施测量,每天进行具体的作业前必须检查各个主要参数,同时测量一个控制点作为检核点。如果应用RTK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应用全站仪测量时,应注意进行测站的检查,确保测站设置合理和正确。每天测量后采集的数据当天传到电脑保存,同时予以进行备份。对于碎部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值:主要地物要低于20cm,其他地物要低于30cm为标准。

4.5 测量高程地形加密要求

用于土地整理进行测量时,必须要保证测量技术标准和要求。对实施测量的沟、渠、塘、河流、水库、湖泊要按1∶500的加密的要求进行测量;加密主要是加密拟规划建设的沟渠沿线的高程点、加密拟增加和改建道路沿线两侧的高程点、加密土地平整区域的高程点,以达到计算工程土方量的准确标准。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依据土地现实存在的具体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的具体技术措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实用性、依据性。3.6进行权属调查及地类测量和统计。地类测量和统计:对各个地类图斑的主要包含范围、面积大小、具体位置进行测量,各类土地面积、规模要以行政村为具体的统计计算单位,基于《国家土地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来进行准确进行填写。关于土地权属的调查:在1∶2000及以下的要实地进行测绘,对于1∶500及以上也可以实施先测量后调查的方法步骤进行,界址点通常都采用RTK的方法来测量,形成清晰的界址点成果表,用于土地整理进行参照。

5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土地整理工程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合理化运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说,土地整理工程工作也具有积极作用。就土地整理工程的工作范围而言,由边界测量、地块测量、建筑物测量三个大部分构成。在土地整理工程工作中三个板块的测量工作同样重要,主次之分是不存在的。土地整理工程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后期实践的顺利实施需要边界测量、地块测量、建筑物测量三个板块准确无误、完整的测量数据。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在土地整理工程工作进行过程中合理安排地块的使用,例如在相关数据测量过程中面对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块,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1:500的比例尺进行测量;勘测地块的岩层類型、是否足够坚固适用于开发输水管道等。

参考文献:

[1] 曹周峰,肖荣健.土地整理测量的特点和实施[J].科技风,2010(13):99.

[2] 莫文玲.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