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水电站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2018-10-21程楠楠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围堰技术导流水电站

程楠楠

摘 要: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当中,围堰技术和导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这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质量,确保项目性能的有效发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对闸坝工程进行调整和修复,文章分析了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电站;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1 导言

在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并已列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基本纲要。围堰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在河道修复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堰技术的作用,这两项技术是相互关联的,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

2 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概述

2.1 施工导流

所谓施工导流,是指减少基坑开挖和水利水电工程后续建设所采取的水位措施。根据施工导流的实际情况,主要分为全断面导流和分段导流。整个导流是利用施工围堰一次性对河床进行截割,然后通过排水机械将主河道流入指定位置。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游和下游的位置分别修建了围堰,形成了施工断水区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会受到水的影响。目前,全段导流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就上海地区而言,它主要作用于许多河流的疏浚和护岸工程。分段导流是将整个渠道分成不同的施工段,适用于不同结构的分项工程。相对而言,分段导流应用在更复杂的地理环境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地形条件、水文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规范化和合理化设置各节的导墙,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改变流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2 围堰技术

围堰是在水利建设工程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建设围堰是为了防止水和土等杂物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方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围堰虽然是暂时性结构,但是有着极其广泛应用度,基本上每一个水利工程都要进行围堰的设计与实施,围堰技术在整个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施工导流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导流方案。在施工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水文条件等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勘察数据分析导流工程的成本效益、施工技术及设备应用情况等,并对施工工期进行确定,分析影响施工导流实施的各个影响因素。在施工之前,需要精确计算河流的水流情况,并对计算数据认真分析,对水流的实际流速和流程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建筑的施工尺寸,对于较为复杂的施工结构,则可以建立模型。实际施工中将会遇到汛期不同的河流,河流泄水的时候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导流施工方案的设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合理控制施工導流。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河道进行综合测量,以保证施工导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对河道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导流方案的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河流都会存在枯竭现象,所以说需要对导流的时段进行划分,并控制好施工导流的进度。在施工导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流从上游向下游泄水的现象,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制定好应急预案。

4 水电站施工中围堰技术

4.1 围堰技术应用流程

①围堰的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人员应建立测量施工标志和控制点,以确定堰体轴线、施工方向以及堰体的砌筑范围。此过程,施工人员要实时监测堰体的砌筑断面尺寸和高程,以提高堰体断面的准确性。②设置护坡木桩。由于工程所处围堰的堰底淤泥较深,因为防止堰体发生滑移,施工人员应在堰体的两侧坡脚处设置长为6m,直径为20cm,间距为50cm的护脚木桩。③人工堆码装袋黏土。其主要作用于围堰施工现场的垃圾及杂填土,即将围堰所需的黏土由卡车运至现场后即组织人工装袋,装填量为编织袋容量的1/2~2/3,并用铁丝和细麻缝合。④铺设彩条布。当堰体施工形成后,应在其迎水面设置彩条布用于挡水,以保证堰体的作用效果不受渗水问题的影响。⑤钢板桩支护,即在堰体内侧坡脚处打一排长为6m,间隔为10cm的钢板桩。由于测得的围堰作用淤泥深在1.2~1.5m,水深在0.6~1m,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将钢板桩深入土体5m,并用土袋填充其间隔。⑥清除围堰淤泥,施工人员采用人工挖井子沟方式进行沥水、排水。值得注意的是,围堰淤泥的清除,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即将围堰坡度控制在1:1,顶部高于流水面50cm。

4.2 围堰施工中做好防渗漏防冲击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用围堰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渗漏和防冲击。在防渗漏施工中,要坚持前中后的施工原则,在开始施工之后就需要同时进行防渗漏的检测。围堰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因为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受到的冲击时间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防冲击处理,对围堰进行合理的设计。

4.3 围堰布置

在布置围堰时,主要采用平面布置的方法,其外形与工程排水设施及交通通道的需要密切相关,尽可能采用围堰式导流方案进行平面布置,能更好地保证围堰的安全。在围堰的平面布局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建筑轮廓、交通、排水设施等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基坑外侧坡脚和建筑轮廓应高于20m,纵坡坡脚开挖和建筑轮廓不应超过2m。围堰平面布置不当会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并且在施工中,围堰平面布置必须根据清除导流方案和围堰技术开展建设工作。围堰的安全最终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有必要确定堰的高度,一般需要在静水水位以上0.6m高度设计防渗体,以更好地保护围堰。在此基础上,需要在施工中考虑相关的因素,如堰体沉降,围堰在防护结构中的厚度等,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围堰的堰顶高程和位置,以满足最终的实际需要。

4.4 钢板桩支护

完成堆放后,要进行钢板桩的支护,即需要在钢板体的内侧坡脚打入一排长度为六米且间隔为10米左右的钢板桩,并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打入恰当的深度。完成之后,需要将土袋把围堰体和钢板之间的部分进行填充,防止围堰出现滑移的现象。钢板桩支护施工中,需要先将水抽干,之后再将淤泥清理干净,要挖掘出一条通道便于挖掘机进行施工作业。

5 完善相关程序方案

在进行相关工程时,要对当地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再结合预期成本等因素制定更加适宜的方案。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河流的汛期、水位高度变化有详细了解并作出合理估计,这样才能对施工尺寸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中必须要采用现代技术措施提升施工质量。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有着积极作用,技术人员要做好前期的管理与设计工作,不断优化资源设备,适当的增加资金费用的投入导流和围堰作为两项基础而重要的工程应该进行更加合理的应用和优化,以实现工程的又好又快实践。

参考文献:

[1] 郑伟明.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17):280~281.

[2] 徐建波,王艳莉.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6):194.

[3] 汪湖海.分析水电站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J].低碳世界,2018(2):80~81.

猜你喜欢

围堰技术导流水电站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运输及导流在水利工程中的要点分析
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措施
“同时双向多头导流器”的设计与应用
俄最大水电站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