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10-21刘广跃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土建工程技术

刘广跃

摘 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国内建筑行业的水平,同时对于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也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常用于土建建构建筑施工之中,与钢筋胶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一般用作为高层建构筑物受力支撐框架。相对于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来说,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抗压性、耐久性、防冻性、防渗性等方面较强,应用于土建工程之中,利于提高土建工程的抗压性能;由水泥、集料等配置而成的混凝土流动性也较好,能够配合施工技术,与其他材料混合应用,能够在填补缝隙、结构施工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良好的,能够降低工程渗水的可能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应力性能也有良好的表现,避免土建工程结构发生变化。

2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将混凝土配制工作做好

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配比与工程要求的标准相一致,砂石、水泥、以及其他的掺和物比例要相符。除此之外混凝土配合比要按照不同的施工项目而进行调整。所以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时候必须要将水泥、砂石、以及掺合物的比例进行调节,以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砂石的含水量也必须要工程施工所要求的配比相同,如果出现误差就必须对搅拌用量进行测定,有效地保障混凝土在搅拌前的配比正确。

2.2 商品混凝土入场时的质量验收

在采购定制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工程材料。要求实验室、监理部门、物资部门应联合检查混凝土在入场时是否具有有效的合格证明,并保证在初检复检等工作流程中,能够审核混凝土生产的具体产品数量、规格尺寸、厂家标志以及材料审核数据等。并能够及时清除不合格材料,最终将合乎标准的混凝土用于工程的施工使用中。另外,商品的混凝土监测工作要确保生产厂家具有相关的生产证明文件,进而提供稳定的混凝土质量保障。在实验室检验的过程中应对各个批次混凝土详细检查,并保证同批次的混凝土在合格后投入使用。

2.3 混凝土的搅拌技术

混凝土施工材料准备好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按照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后,选择合适的搅拌机,根据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确定搅拌的时间以及搅拌的顺序等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在实际搅拌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该对所有搅拌机中的混凝土搅拌情况进行检查,以免混凝土的外观出现泌水高析的现象,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混凝土,应严格禁止使用。第二步程序就是运输,对混凝土的搅拌质量进行检查后,对符合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实施运输环节,混凝土从搅拌到施工的过程是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的,因此,在混凝土搅拌的地点应尽量选择离施工工地较近的地点,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最佳的使用时间内被充分的利用。在混凝土运往施工现场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以及适度等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具体要求,充分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最后,在运输的环节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泵稳定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并保证不会出现悬空的状况,另外还要避免斜坡的出现。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泵进行加固,以免出现漏水的情况。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现有漏水和漏气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泄压检查,以免在泵送的环节出现问题。混凝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需要连续进行工作的,一旦工作时间停止超过40分钟以上,要对混凝土采取压力水等有效的方式对混凝土的泵管进行处理,保证混凝土泵再次施工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2.4 混凝土浇筑

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混凝土在运输后则需要进行浇筑。在施工中就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尽量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及层次性一般在浇筑过程中要根据钢筋稀疏的程度以及土建结构将高度进行确定,在进行浇筑时,要分层次以及分阶段的进行。其次,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不能间断性的浇筑。一定要在浇筑前,对要浇筑的模板标高、尺寸、位置、刚度以及强度等进行详细检查,淤泥以及杂物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浇筑工作顺利进行。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做好及时的捣实以及施工缝预留等技术。一般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出现浇筑不连续、间断性的现象,要及时的根据方案预留施工缝。因为在施工间断的地方,新旧混凝土在结合方面效果不太好,这就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所以,要在剪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预留施工缝,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以及施工缝的预留工作,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2.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要对拆除外模之后的混凝土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拆除外模一定要选择混凝土质量达到最佳状态之后进行拆除,并对拆除外模的早期进行及时的养护,根据土建工程对混凝土具体的质量要求来进行养护工作,根据不同土建工程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喷水作业,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拆除外模之后温差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防止在混凝土的表明出现裂缝。土建工程要充分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该不能少于15天。在混凝土养护的后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非常重要的时期,因此,在养护的过程中应该时刻观察建筑主梁和板的质量,保证钢筋和水泥不受到任何的侵蚀,必要的时候应该采用水泥抹面的方式修复混凝土的表面。一般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的周期一定要保证在七天,渗用缓凝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养护是不能少于半个月的,养护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混凝土湿润的状态,不断的利用洒水的方式进行,在磨浆前应该对混凝土表面的进行清理,利用加压水和钢丝刷对表面进行清理,并对抹浆初凝后的工作予以更多的重视,利用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灌注,保证灌注过程中的质量达到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强化方式

首先,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与创新。当前国内有许多工程施工机构都有属于自已特色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如果能够将各个施工单位或部门进行技术性的交流与协作,相互學习、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改善技术上的不足,进而实现互利双赢。其次,国内当前也相当需要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通过技术上不断地突破,才能够确保技术上的先进性,才可以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部门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可以加大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加快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攻关,提升混凝土技术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当然,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机构也必须要对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总结与归纳,结合长期的实践给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观念以及合理的建议,在工作中探索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更新不但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还能够使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不断进步,从而达到良好的混凝土技术应用效果。在土建施工的混凝土技术应用中,相关人员绝不能忽略对施工技术的更新,也应认识到混凝土施工同其他工程的不同点,从而使技术的自身性能不断增强。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工作应建立在正确的工作认识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更加深入的扩展研究,从而对土建施工中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对施工技术进行更为深度的规律研究,促使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不断发展,也能够使土建施工的工程建设取得更好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卫锋.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价值工程,2015(8):151~152.

[2] 王志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4):94.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土建工程技术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试析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