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18-10-21李新颜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李新颜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日趋稳定,深刻影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变革,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建筑事业车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以初步实现施工技术的多样化,混凝土施工作为标准施工技术形式,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甚至关系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文章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分析存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结合其产生原因,明确未来预防及解决措施,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延长建筑物实际使用寿命。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 工程案例

此次研究以某建设单位所参与的XXX土木工程项目,该工程建设总面积为7111.2m2,共16层,其中包括地下二层,地上14层,每层层高3.0m,建筑工程结构为地下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地上为框架结构,其中工程主要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2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材料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其自身质量及性能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为混凝土原材料。目前,在我国建材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不同类型材料,种类、性能及标准各不相同,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需对材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筛选,严把材料质量关,针对其中施工要求及施工标准较为繁琐的环节,在材料实际应用前进行二次检验,在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方可投入使用。

2.2 配合比和拌制控制

现场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及实施者,应严格控制材料拌制过程中的规范性,并对混凝土整个配料过程进行反复的核算,确保材料的配置及拌和施工要求高度符合。在对施工配合比进行换算过程中,应有效结合所应用材料中各材料的含水率。在对配合比进行控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水泥产生水热化现象的几率,在骨料选择过程中以大颗粒、优良性为标准,且可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通常情况下,材料在实际拌和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无外加剂混合料→石子→水泥→砂,如果建需添加一定量的混合料时,顺序基则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石子→水泥→混合料→砂。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

2.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进行浇筑前,应对工程建设所需模板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检查内容可精确至模板的实际尺寸、安装位置以及使用标高等等,有效掌握实际信息,不并对检查过程中的各类疑点难点进行总结,统一记录、整理及归纳。在混凝土浇筑时,可采用分层式的浇筑方法,并按照自重、厚度、方向、顺序等展开相关浇筑工作;建筑范围坚持“由远及近”的施工原则;建筑过程结合建筑自重,由大到小进行,进行有效降低自重较大部分牵动周围其他建筑物基础。先浇筑深基础,后浇筑浅基础;先浇筑主要部分,后浇筑次要部分。

2.4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工程整体质量,对于混凝土振捣工程的开展,应对振捣细节进行严格把控,以浇筑层为基点,由下向上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混凝土表面保持相互垂直,确保振捣在速度、力度以及方向上的均一性,避免振捣过程中存在遗漏,对于振捣之间相隔距离应确保平板在完全覆盖振实混凝土后边缘余出大约5cm空隙,最大限度的保障混凝土振捣的均衡性,杜绝漏浆问题的产生。

3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常见技术问题

3.1 混凝土裂缝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从类型上莱来看,裂缝种类的划分较多,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裂缝问题,均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甚至威胁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及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2 混凝土露筋

混凝土露筋主要是在处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未能被成混凝土完全包裹,与外界环境产生接触。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是造成钢筋外界各类因素所侵蚀,缩短钢筋材料使用寿命名,从露筋现象产生的根源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钢筋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未能对实安装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缺乏坚固、密实的保护层,在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未设置隔离层;二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偏离实际位置;三是钢筋材料在混凝土中排列过于密集,混凝土中部分大粒径石料的存在,缩小了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断面。

3.3 混凝土孔洞

所谓混凝土孔洞,主要混凝土结构中出现部分空腔现象,主要表现为蜂窝缺陷或者未填筑混凝土。通常情况下,空腔产生范围普遍不超于混凝土结构尺寸的1/3,绝大部分孔洞尺寸往往比钢筋保护層实际厚度大,孔洞的产生将在某种程度上缩小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极大的削弱混凝土结构实际重力可承载量。孔洞产生的运用主要有:第一,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所选用拌合料质量不达标,从而使得混凝土实际浇筑过程中因基拌合料选料不恰当等问题产生离析现象;第二,混凝土的坍落度不高,缺乏较强的流动性,尤其是在钢筋排列过于密集情况下,增加了孔洞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性;第三,所选用模板产生严重的漏浆问题。

4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各类问题的有效预防及解决措施

4.1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解决

为有效降低裂缝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产生几率,可从材料方面着手,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其中粗细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查,并且混凝土浇筑前期及后期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环境温度的急速下降,形成与外界之间极大温差,成为混凝土裂缝问题形成的高峰阶段。对于混凝土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多种形式。并且应结合裂缝实际产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4.2 混凝土露筋的预防与解决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的露筋问题,首先应对钢筋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对其稳固性进行检查基,确保周围保护层的实际效应的发挥,将保护层垫块的硬度与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振捣棒与钢筋骨架的直接接触;在混凝土浇筑工程实际开展中,应避免对钢筋材料的直接踩踏;在选择混合材料时以小粒径石料为主,避免大小石料相互掺杂;混凝土入仓防止钢筋由于一侧下料集中而挤偏。而工程施工角度来看,混凝土露筋问题的解决,应钢筋突出位置周围的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清理,将钢筋重新捣入混凝土之中,为混凝土保护层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清除钢筋外露期间所产生的腐蚀性锈斑,运用砂浆材料进行有效的填补,然后通过相关施工器械砂浆材料进行压光及抹平处理,增加养护力度、此外,部分建筑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空间及外观无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加厚混凝土,从而实现完全包裹裸露钢筋的目的。

4.3 混凝土孔洞的预防与解决

混凝土中孔洞现象的产生不仅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整体美观度,为减少孔洞问题的形成与消极影响,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应确保整个拌和过程中的均匀性,始终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及流动性特征;在混凝土施工中可有效运用分层作业方式完成摊铺任务,及时平仓,振捣力度适中且均匀,不漏振,保证混凝土模板缝隙密合度好及支撑较牢靠。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日渐醇熟,该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在某种程度上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未来混凝土施工中应学会站在综合、全面角度看待问题,确保对各施工环节质量的有效控制,杜绝裂缝、露筋、孔洞等施工问题的形成,丰富当前施工问题处理手段,适当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力度,切实推动土木工程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王子凌。水泥混凝土图面早期断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山西建筑,2011(13):265~268.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