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2018-10-21庞丹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1期
关键词: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措施

庞丹

摘 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推行,顺应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需要,对于推进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目前各方面发展及相关的规定仍不成熟,因此,也随之带来许多相应的问题。受市场经济杠杆驱动,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实施全过程的审计,以便在项目造价审计与控制成本过程中,提高工作质量,以求得企业长远的发展。本文对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1 前言

相对于传统造价控制方式而言,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模式,对建筑和市政等工程行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升和改进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承包商、中介组织和造价管理部门来说,都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建筑和市政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工程造价模式中的作用

2.1 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管理模式,进行投标和招标的工程企业要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硬实力,策划出合理的报价方案。全部按照建筑市场的要求进行,也因此杜绝了部分不良商家的作假行为和恶意中标的不良情况。规范了投标招标行为,也优化了建筑市场内部的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招标、投标中的造价风险。

2.2 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管理模式细化了清单中的单价,采取综合計价法,将整个工程量中涉及成本和利润的项目,融合到整体的造价管理中,预先拟定好内部的定额,让企业加强内部的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管理下的造价管理模式,明确了企业内部工程量的计划,即使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也能够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来进行规划,使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促进企业内部竞争。

2.3 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

在传统的定额式造价管理的模式中,包含着较高的风险性,所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复杂。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模式的应用,不但缓解了在造价管理上的压力,还规范了模式的应用,符合工程学中项目管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方所承担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模式还给工程造价设定了管理的目标,能够避开工程造价中的危险项目。

3 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 投资与决策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而言,前期的投资与决策非常关键,投资与决策的制定,对项目造价、完成后的投产与盈利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前,必须做好投资决策。在投资与决策阶段,相关人员必须考虑项目造价问题,投资前,对需要建设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未来的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并及时开展市场调查与评估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以降低投资风险。另外,在资金处理中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文件与材料,保证投资者所投入的资金及时到位,一旦项目被批准,可如期开工。此外,还要全面开展工程地质勘测、供电线路、供水线路与交通运输等调查工作,以便为投资决策提供建议。

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设计者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对工程建设总投资规模和使用功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建筑设计费用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1%,但是设计过程却会对之后的几乎全部费用都产生影响,所以设计阶段需要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造价控制。在组织结构方面,设计方需要组织起严密完善的设计管理组织,强化设计工作的审查、组织和协调监督工作; 业主可以外聘专家或者咨询机构开展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 设计单位需要完善自控系统,形成专业会签制度和方案审核制度,提高设计决策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设计方需要协调好技术、经济性和建设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对设计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合理进行设备选型。为了降低总造价规模,项目可以采用限额设计的方式控制工程造价,同时认真进行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3.3 招标的合理进行

在投标阶段,施工企业首先应该确保投标内容的完整、准确和详细,并且尽量避免工程量的重复和冲突。在投标报价之前,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施工现场予以全面熟悉和检查,了解工程项目的交通情况、运输费用标准以及物料价格等,以制定相近的报价方案。其次,投标文件中的造价成本要尽量以施工企业实际情况为准,而不要单纯地参考和借鉴消耗量定额,这将容易造成招投标双方造价的冲突。同时,在投标文件中,要对部分可能会出现变动的项目予以明确指出,这将有利于增强招标单位对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优势。此外,对于投标文件中招投标双方存在争议和不明确的部分,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地与招标方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投标文件中的相关数据予以核实和商定,保证投标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尽量降低施工企业的利益风险。

3.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3.4.1 合同管理

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以施工合同为主,施工合同对承包商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招投标、工程款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结算等内容都明确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建设的法律依据,施工合同管理也就成为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工作。

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业务知识,做好施工合同的审查工作,同时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形成合同管理制度,明确权责,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要满足合同条款要求。签订合同之后,施工方需要认真行使合同会签制度,做好交底工作,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学习合同内容,明确甲、乙方在施工范围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4.2 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建设工程施工需要在详细全面的施工图纸方案指导下进行,施工方需要根据自身机械设备配置、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人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标准,形成一套可行性强、灵活、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优秀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建设质量、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控制工程成本。考虑到低价的投标策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密的施工组织,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3.4.3 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经济与法律关系复杂,在施工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工程变更,导致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和投标文件有所差别,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在现场管理中要重视设计方案变更,尽量避免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特别是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应该慎之又慎,避免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只关心施工不关心成本控制的问题,工程变更没有直接和业主沟通并办理委托手续,容易导致后期结算纠纷。

3.5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竣工结算中,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逐一分析,查找工程量清单中有无漏项问题。然后,施工企业需要对设计变更部分进行单价约定,并在结算时进行重新的审定。最后,施工企业在扣除业主独立采购材料资金之前,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核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企业的资金损失。

总之,进行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中对于各种风险的防范以及解决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盈利。无论是对于业主还是承包商来说,这都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对于双方来说都会产生有益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冯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6(7).

[2] 昝文枭.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

猜你喜欢

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