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权加强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桥梁

2018-10-21刘靓怡

文存阅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王权资本主义欧洲

摘要:欧洲经历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渡时期,王权加强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王权加强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桥梁。恩格斯认为,“在普遍的封建割据的混乱状态下,王权乃是一种进步因素……在封建主义外衣下所形成的一切革命的因素之倾向王权,也正同王权倾向他们一样。”本文从恩格斯的观点出发,旨在从文明研究范式的角度讨论王权加强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表现。

关键词:王权;资本主义;欧洲;反封建

一、经济方面:王权加强推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王权加强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航路开辟,正是在王权的推动下促成的。这一过程,既是王权加强、王室能给予其财政支持的结果,也包含着强化王权、依仗武力积极对外扩张的目的,总之,与王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天主教会恰好在罗马(地中海沿岸)。从这里可以发现天主教会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经济优势。更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使欧洲人主要是通过地中海和东方进行贸易转为更多地投入到“新世界”的开发,即资本原始积累中,进而引起价格革命,发挥了这些财富对天主教会固有财产的贬值作用,直接促进了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宗教改革一课说:“欧洲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而一些王权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则顺应这一时期的趋势,实行重商主义,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发展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以英国为例,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就是一位冷静睿智的“商人国王”,在玫瑰战争导致英国王权衰败、财政困顿之际,他积极振兴王权,大力发展商贸,推行重商主义;另一位英国国王、新教信仰者伊丽莎白一世利用国家财力发展海军,使英国于1588年击败了封建殖民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她还授权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积极开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活动,而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这正印证了王权加强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重大意义。由此观之,王权的加强,首先为欧洲社会转型提供了经济基础桥。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效果最显著的桥。

二、政治方面:推动政教分离,倒逼资产阶级民主

王权加强为欧洲从政教合一走向民主法治提供可能。中世纪的封建割据王国中,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但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甚至连国王登基也要经过教皇加冕才算有效。中世纪前期的查理大帝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就曾请教皇利奥三世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在欧洲中世纪,国王也是天主教徒,按照格列高利一世的“新神权主义”学说,他们信仰上帝,当然也就“应该”服从教皇。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因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争夺本国“神职授任权”和教皇发生冲突,结果教皇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在卡诺莎城门前冒着严寒站了三天以求教皇宽恕,他的教籍才得以恢复。

在中世纪四分五裂的领主制状态下,国王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而纵观近代欧洲,许多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或推动力就是国王征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尼德兰革命,它是在西班牙建立新君主国、实行封建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的尼德兰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阿尔发公爵在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之命镇压革命时,就采用过征税的办法,企图断绝革命的经济命脉。他制定新的税制,规定一切动产和不动产都要征收财产税,所有的商品都要征收交易税,激怒了尼德兰人民,推动了革命进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经常巧立各种名目征税来搜刮钱财导致人民不满,一些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子开始出面,领导反抗国王专制统治的斗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声;1640年查理一世在11年的无议会统治后召集议会征税以筹集军费,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可见,英国资产阶级发动革命、要求限制王权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限制国王的征税权。由此看来,王权下的“征税”是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在欧洲,没有强大的王权,又何来大规模的征税呢?又何来资产阶级革命呢?又何来政治民主化呢?又何来社会转型呢?

三、思想方面:王权加强推动人们的思想从蒙昧走向理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以法王路易十二等人为例批评君主放任教会势力使其扩大的行为,主张好的君主应取得主动权并“同民众保持友好关系”、“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换言之也就是对民众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好感”。他在书中写道:“一个英明的君王应该竭尽所能地用尽各种办法使他的市民在任何情况下对国家和他个人都有所需求,有所寄托,让他们毫无二心地效忠于己。”他虽然认可君主在行使权力时可以使用残暴的手段,虽然崇尚强大的王权,但他却用人文主义君权观直接挑战了罗马教会,斥责罗马教廷是造成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

启蒙运动初期的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首倡契约思想,认为国家是处在战争的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而建立的公共权力。他将君主称作主权者,认为人们一旦订立契约并推举出一个主权者,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对这个“主权者”必须服从,否则即为不义。他的威权主义国家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对马基雅维利君权观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即从一个新角度论证了君民关系和王权加强的合理性,为后世卢梭等人进一步提出契约基础上的人民主权说提供了借鉴。他在书中写道:“在已经建立主权的地方,同一个人民除了在某些特殊的目的方面受到主权者限制的代表者以外,不可能还有其他代表者。因为如果有的话,就相当于建立两个主权者……当他们彼此对立时,就必然会分割主权。”他比马基雅维利更看到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也把批判矛头更鲜明、更深刻地直指教会,把“主权者”与“教会”作出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契约思想与教俗分离,是他阐发王权思想的起笔点与归宿点。

所以,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人物的王权加强思想承担着反教会和配合王权加强政治形势的双重任务,以最高世俗统治者——君主为起点带动欧洲走出中世纪封建社会,也为后来启蒙思想家的资

(下转176页)

(上接177页)

产阶级“理性王国”学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思想解放的形式作了欧洲社会变革的先导。

看王权加强之实践对欧洲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启蒙运动看起。启蒙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在政教合一的中世纪只能产生文艺复兴运动而在王权加强的背景下却产生了意義更深刻、影响更深远的启蒙运动,本身就说明王权的加强是历史的进步。

综上所述,王权加强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桥梁。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历史作用,评价任何历史事物时都应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和特定的地点去看,这样才有助于得出关于这一事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

参考资料:

[1]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产阶级的兴起[A].德国农民战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书社,2004年6月第1版,第58页.

[3]英国《权利法案》原文:By levying money for and to the use of the Crown by pretence of prerogative for other time and in other manner than the same was granted by Parliament.

[4]《高中历史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书社2005年7月第1版、《一口气读懂欧洲王室》,《国家人文历史》2017.11月上等.

作者简介:

刘靓怡(2001年—),女,汉族,河北滦南人,高中,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方向:历史学科。

猜你喜欢

王权资本主义欧洲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真实或想象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