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2018-10-21杨秀玲

赢未来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提高方法

杨秀玲

摘 要:现代文阅读在语文教学系统中虽不能说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则成了当下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则是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目标。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

阅读活动是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能力以及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各阶段的学生来讲,相对适应的阅读过程不但能够保证自身获取语文知识的速度,详细的阅读计划也能够提高自身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课文内容中发现核心,从而更好的应对往后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题目。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里的重点问题,也是难题之一,但往往由于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不了解,而导致以一种过于乐观的心态去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工作,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力偏弱,因此加强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全面发展。

一 现阶段对于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在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误解,普遍认为相对于文言文,现代文浅显易懂,学生也能够通过教师简要的分析和阅读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核心,所以没必要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浪费时间,因此将教学重心放到了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写作技巧,部分课文核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则可能起到反作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起现代文阅读能力教学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地位。

(二)教师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是封闭性的教科书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行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且阅读活动往往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大部分的阅读是为了满足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以及应对考试而进行的,从而极容易使学生丧失掉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兴趣,难以从阅读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促使学生真正带着兴趣投入到现代文阅读活动中,首先就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树立语文学科“大局观”,认识到现代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全方面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完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加强学生对于閱读内容的延伸能力

对于处在不同学习层级的学生来讲,其自身对于现代文材料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假如教师选择的文章内容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但会减缓学生的阅读理解进度,使学生面临更多的问题瓶颈,也会让现代文阅读教学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前期选择现代文内容用于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详细了解每位同学的实际认知水平,并结合教材内容加以分析,以此来作为选择阅读材料的基准;其次,在现代文内容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生活气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尽量选择与学生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方面较为符合的现当代作品,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充满生活气息,紧跟社会潮流;此外还要注意现代文体裁的广泛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不同文体文章的表达手法和各自特征,锻炼学生在面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时的应对能力。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由拓展能力,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文章进行思维在延伸工作,比如利用续写、仿写及创写等方式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尝试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

例如,针对较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带有启蒙意义且能够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的书籍,如赵丽宏作家所著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本文主要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文学的特征、内涵以及主要的作用,对于较低年级的青少年来讲,是文学的启蒙,也是阅读兴趣的来源。再比如以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为例,作者在结尾为孔乙己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去续写隐藏的情节,有个同学写道:“孔乙己走了,拖着瘦骨嶙峋的身子;孔乙己走了,还欠着酒馆掌柜十九个钱哩!孔乙己走了,小孩子们也没有免费的茴香豆可以吃了。孔乙己一无所有的走了,渴了,就张开开裂的嘴讨碗水喝,饿了,就伸出那双满手是泥的糙手要口饭吃,冰天雪地里,万家灯火通明,寂静的街道上只有孔乙己一人,穿着单薄的衣衫,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影子”。通过这番想象,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孔乙己的悲哀,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 掌握好学生阅读频率关系对于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文阅读的过程要求学生需要注重从中获取知识和有利信息,同时也要兼顾对于文章的评价和和核心思想的理解,因此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大的考验性,但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快节奏的语文教学,为提高语文能力素养奠定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大致分为两个部分:速读和精读。速读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浏览全文,明白文章的大体主旨,称之为“把握整体”;而精度则要求学生将文章细化,读懂读透,称之“局部理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对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面对速读和精读的结果,可以在整体中分析局部,也可以利用局部来理解整体,所谓的把握整体不仅仅是对文章的主旨进行了解,也要注意局部思想对于整体文章的重要性,同样,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含义,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现两者相互结合来理解全文的目标。具体的阅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将现代文快速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大意;其次,精读文章,找出核心思想,把握细节,并提出问题;最后,带着问题再回到文章中,寻找答案的同时连接局部和整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例如,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为例,教师可以现要求学生快速的诵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写“社戏”的主要思路,即“盼望去看社戏——实现愿望,去看社戏——之后的日子怀念社戏”,然后在第二遍阅读的过程中分析文中细节:坐船赶往赵庄看戏的过程中对于两岸及河水风景的描写,充分显示着作者迫切想要看戏的心情;对于观众的描写,岸边站着的闲汉和乌篷船中土财主的家眷形成鲜明对比,看社戏的心境和目的一目了然。然后要求学生思考作者借助“看社戏”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结尾返回途中偷吃罗汉豆一部分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做铺垫?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三遍阅读,从文中细节寻找答案,了解作者是借助“看社戏”来展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德,描绘儿童自由自在的生活画卷,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偷吃罗汉豆”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文章主旨,另一方面,是为再也没能看到如那夜的社戏做铺垫,引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种阅读形式帮助学生将文章层层分解,便于提高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结语:

语文教师需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创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现代文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理解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梅,王永基.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9(09):109.

[2]李娜.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J].科技资讯,2015,13(05):167.

[3]周志红,王乙雁.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启示[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37(04):79-88.

[4]汤艳.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金钥匙”[J].华夏教师,2019(04):85-86.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提高方法
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
简述电网功率因数的提高方法和意义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提高体育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论有效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学院应重视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