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的情感在绘画中流淌

2018-10-21孙惠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胆生动物体

孙惠丽

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绘画同样如此,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所在,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生活,让学生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真情在流淌。

一、激活思维,积蓄感情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生活,继而引入到回忆、想象、表现等美术元素上,结合了生活实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绘画创作积蓄了情感。

我在小学美术的线描教学时发现,学生虽然对线的认识比较早,能正确地区别各种各样的线,如: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等等,但他们的认识也还只停留在表面,缺少理解,也不会表现,那么,他们眼里的线也就不具有表现力了,画出来的画又何谈生动呢?而一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想结合,线就变得生动起来了,既具有了情感,也具有了表现力。我在绘画教学中先用线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各种各样的线与生活中的实际物品相联系,学生的思路越来越宽了,他们活跃的思维灵动得超乎想象。如“蜗牛线”,我画出这种线,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这条曲线像什么?你在什么物体上见到过?”学生的思路很广:蜗牛,蚊香,大饼,旋风,水纹……我及时地预以表扬。再如“波浪线”,我又问:“这是一条什么线?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时学生的思路更宽了,想像也更大胆了:水的波纹,方便面,搓板,有个学生居然说:“它是曲线,像数学老师的头发。”此时,听到他们的回答,再来看一看这些线,它们真的就具有了灵感,变得生动起来,甚至于沿着学生的思绪飘动起来。由此,再去引导学生观察物体。从物体的外轮廓到物体的基本特征,分别让学生找出不同的适合于表现该物体的线。学生似乎忽然间就明白了该怎样用线来进行造型活动了。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起来,想像力也极其丰富,学生的画也就变得生动起来,每一条线都在倾诉着他们浓浓的情感。

一段段精美的现实生活图像,架起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投入创造的时空。这里没有单纯技法的捆绑,更没有硬性的练习指令,唯有来自孩子们生活的经验和感受,营造着浓浓的人文情境,散发着纯美的教育芳香。

二、减少束缚,抒发真情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思想,观点,性情也各有差异,美术作业的目的就在与表达学生的见闻,感受和愿望,或与他人进行交流。绘画就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最好表达方式。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停地画画改改”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毛病,这是因为束缚他们的东西太多,让他们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为了帮助学生改掉这一毛病,我首先在绘画材料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让学生在木工用来打磨木板用的砂纸上作画。用油画棒在砂纸上作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材料的質感好色彩效果也好,而且作画时要胸有成竹,下笔大胆,几乎没有修改的余地,这对学生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挑战。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留足了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有能力更有自信投入绘画创作中去。我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想像画命题——《脸谱》,并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眼睛可以看到什么?它明亮的像什么?鼻子和嘴又如何呢?你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开始投入创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诞生了——《月亮笑在我手心》《太阳神》《小丑鬼》……等等不同的脸谱生动有趣地展现在我的面前,甚至于孩子们也被自己感动了,他们也怀着同样的惊喜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了成功的经,历他们的学习兴趣浓了,绘画的热情也就高了。

艺术创作要根植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视角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通过记忆和想象,将所看、所想、所感的事物用彩笔加以描绘,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要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将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课堂中来,“活”化美术教学素材。用正确的引导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在绘画中流淌,让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提高,情感获得升华。

猜你喜欢

大胆生动物体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大胆与胆大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淡妆浓抹总相宜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