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班化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学方式的探讨

2018-10-21袁洪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班化分层差异

袁洪

近些年来由于学生的择校热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以及薄弱学校升学率不高导致不被认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的生源大幅度减少,有的学校班级的人数骤减,从原来的50左右,减少到不到30,甚至更少,从而出现了“被小班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首先要面对现实,努力搞好特色化办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笔者认为在大力倡导“小班化”教学的今天,学校无论是“小班化”还是“被小班化”,都应该积极面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不够,一部分学生听不懂的结果。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更是显而易见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层次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1.分层教学的合理性

学生在智力和原有水平以及认知方式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学生对掌握同一知识的程度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面对这种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小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等方面都是客观存在差异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1.多观察重沟通,根据学生实情,合理分层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通过平时接触观察其兴趣、爱好之所在;课堂提问看思维是否敏捷、清晰;作业、测试中发现其对各有关知识点的掌握是否牢固。另外通过个别交谈或与其他各科科任教师联系来掌握其其它科目的学习状况。此外,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即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座次编成混合组, 以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尽量使各组学生整体水平基本平衡, 并成立一名小组长, 负责监督并执行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2.把握《新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分层次

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教学中的合作内容、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从而让学生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真正实现化学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画风》这篇课文时,在拓展延伸部分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除了文中小朋友们画风的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学生根据生活的实际再结合平时的观察,很快就说出了。这样在抓住语文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时,又能明确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3.全面落实,把握好分层教学全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施教分层,解决接受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优类学生,我们给予自学机会自主学习; 良类学生,自学加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对于学困及基础较弱类的学生,则由教师扶持或由优类学生帮助其主动学习,使他们有不断巩固和提升的机会。

(2)评价分层,淡化横向差异

小班化教学更强调绝对评价,提倡将惯用的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向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转变,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不是着眼于与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相互不健康竞争。如教学《日月潭》一文时,我请学生读“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一句时,薛博渊小朋友(属于良类学生)站起来十分投入地读了一遍,可是漏了“附近”二字。看他那认真样儿,你能忍心直接告诉他少读了两字吗?我就说:“哎呀,你刚才读得太认真了,所以少读了两个字,再读一次好吗?”于是,他又很有认真地正确地读了一遍,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此类情况很多,时间一长,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从欣赏的角度评价不同水平的同学。如学生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XX读得很流利,比以前有进步,只是……”对学习一般的同学说“我觉得XX很好,他发言时声音响亮、很大方,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意见……”而对学习表现较好的同学说:“我觉得XX的朗读非常有感情,读出了……的语气”……学生能如此自然地做恰如其分的評价,让我更深深地认识到真心实意地欣赏学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片温情,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我们教育才真正是人性化的。

(3)作业分层,消除成功差异

一个班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以及在学习领域里智力和原有水平以及认知方式是有差异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不够,一部分学生听不懂的结果,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家庭作业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如《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可以设计三类作业:一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二类介于一类和三类两者之间;三类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由于难度适宜,同学们都乐意完成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总之作业的宗旨是使差生“听得懂”,好生“学得够” 。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给老师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分层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各层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强化了内外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坚持下去,打造高效化学课堂,定将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层差异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小班化的“化”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