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8-10-21黄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同伴游戏家长

黄静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交往能力的技能技巧,表现出种种交往障碍的行为。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设计分享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家里孩子多数与家人交往,而进入幼儿园,幼儿的交往范围就从家长扩大到同伴和教师,就需要他们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定期的让幼儿带心爱的玩具或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在活动中我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利用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我们要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因为这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把传统的表演节目改为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大班、中班和小班的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到游戏中来,他们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这一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无拘无束的他们感到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三)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女孩子生动表现出了“售货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我园“教师”的严于律已、热情关怀;男孩子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等。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二、创设交往机会,传授交往技巧,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幼儿与人为善的友好态度

与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友好地与同伴交谈,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招呼他人;理解同伴的興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缺点;喜欢共同分享作品。懂得与同龄人活动时,不要抢,有先有后;活动时一定有输有赢,生活也一样,对待失败要有平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在别人赢时,自己要有君子风度,向对方表示祝贺。

(二)让幼儿体验被同伴拒绝和接纳的不同感受

研究发现,经常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或被同伴忽视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和社会问题。如果任其发展,有些问题甚至会演变成为成年后的犯罪诱因。经常遭到同伴的拒绝会导致儿童的焦虑和心理不健康,交不到朋友就意味着参加活动的机会减少,丧失许多个人发展的机会,导致儿童自尊和自我效能的降低,精神上会产生不愉悦的情感。而能被同伴接纳的幼儿则正好相反。再与同伴的交往中,会学到许多与人相处的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一天中保持心情快乐,易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三)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与满足

我们通过教育活动、生活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与同伴相处所带来的交往的乐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运用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创造、提供交往的机会。理解“快乐”“悲哀”“气愤”“害怕”和“厌恶”等。

三、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而家庭教育对培养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家长,要改变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以示保护的做法,要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让孩子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多到公共场所活动,去大自然观光,去别人家做客,要允许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并引导他们友好的游戏。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家长还要注意增加幼儿与成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成人交往

孩子随家长走亲访友,购物参观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可增长幼儿的见识,培养交往能力。同时,为扩大幼儿交往范围,可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幼儿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与父母、教师、同伴以外的人交往,把在幼儿园所学的交往知识和方法,到社区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强化。每次外出,幼儿都能学到许多在幼儿园和家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如会排着队伍步行,主动向人问好,观察沿途的商店和公共设施,与接触的对象交往,完成外出任务等。幼儿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交往时情绪饱满,主动性、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做用。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与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做有心人,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机会,耐心的指导,重视家园同步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活泼、开朗的幼儿,才会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才能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同伴游戏家长
家长错了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