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学生管理重在“引导”和“善待”

2018-10-21范艳丽杜明禧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引导学困生师生

范艳丽 杜明禧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用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是必要的。但是,这不等于学校和教师只是消极地“管”和“卡”,而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自我发展。因此,对学生管理,我们主张“善待”和“引导”,主要应采取的做法是:

一、通過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品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行为上体现出来。因此,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都组织一些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引导他们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懂得了怎样做一名当代的“四有新人”。

组织学生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和参观烈士纪念馆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起了学生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组织学生“做一日军人”的活动。军训活动对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了“助动”作用,使他们更多地思考怎样当好“兵”。

组织学生开展向“希望工程”和灾区募捐活动,以及互帮互助活动,使他们懂得了在祖国大家庭中如何去帮助人、关心人。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这些很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发扬“奉献”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收到了实效。

二、通过实践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当前在学生管理中,学生中的不良倾向严重的影响着教学管理,社会上的一些恶习侵入到学生中间,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这些不良倾向:一是帮派现象;二是“贵族”现象;三是早恋现象;四是赌博现象。

学生中的不良倾向主要是受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所影响,有很多是由家长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过分疼爱所造成的。

面对以上各种不良倾向,我们只有经常在同学之间开展一些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尽量把学生的课外时间办得有声有色,逐渐使学生从不良倾向中解脱出来,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学校的任务不能以知识为中心,而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尤其要关注人的发展动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关心他人、热爱生活、渴望学习的意识及高尚人格。当然,纠正喾事不良倾向光靠学校及教师的积极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得到全社会的配合,不适合学生参加的场所及活动严禁学生参加。但更主要纠正学生不良倾向的要得到学生家长配合,很多不良倾向是家长的行为所致,所以说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只有学校与全社会共管,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尊、自立、自强、关心他人、热爱生活、渴望学习的意识及高尚人格。

三、目中有学生、胸中献爱心

1.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前,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步子还不大,力度还不够,其关键还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始至终是被动者,即使是一些很有天赋的好学生,久而久之也缺乏了创造力。不少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差,不愿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更不愿主动解决问题。

要更新教学观念,就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的教学观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在教学中真正树立“合作教学”的观念,新的学生观最根本的出发点就尊重学生。总之,更新教学观念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可以促进其学习,而且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是教师工作最直接、最切实的评价者,他们对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信度是很高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要想很好地进行合作教学,就要“善待”学生,就要有师生间情感的共呜。采取多种多样的教法固然重要,然而情感是不可缺少的(也许是最重要的)。在师生的合作中,情是灵魂,意是纽带,它是师生间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只有师生之间做到情深意长,学生才能很好地把教师授课的内容、意图及目的领会深刻。很难想像,学生会与一个讲课毫不动情的教师进行很好的合作。

2.要关爱学困生,使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校学生的成绩出现了较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特别是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更为突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除社会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们缺乏对学习差学生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有的教师对学困生失去了教学信心),他们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变化了的生源而随之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呢?主要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扩大闪光点。教师要注意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对其小小的进步,也需在班级上及时表扬、鼓励,以使学困生树立信心,消除“我不如别人”的思想顾虑,改正缺点,奋发向上,增强自己自强、自立、自尊信心。

二是捕捉动情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善于接近他们,通过谈心,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与思想斗争的事件,贴近他们的心灵,以无限的关爱促使其转化。

三是抓住转折点。学困生的转变是渐进的。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差,意志十分薄弱,取得进步后易出现反复,所以教师应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态度,耐心扶持学困生进步,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使他们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赶。

四是巧治薄弱点。学困生之“学困”各不相同,各有成因,班主任必须针对其不同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如对组织纪律性差的同学,可让他负责日常考勤登记,检查同学上课纪律,以此方式促使他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总之,对学困生的评价切忌住其短处不放。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同学不按纳他们,他们在这个群体里就得不到尊重和爱护,就会寻群体了(这就是学困生找学困生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求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能使学生得到尊重,从而使他们长期受压抑的自尊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强意识得到复苏。

在目前生源不太好的条件下,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根据实际改变教学方法;只要对学困生的工作上“少一些埋怨,多一点热爱;少一些牢骚,多想点办法;少一些定式,多一些创新”,那么,我们照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引导学困生师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