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在“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中怎样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初探

2018-10-21田龙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先学汇报环节

田龙玉

“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是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研讨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自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互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成为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是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和谐的、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是老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整合和统一。

“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知识回顾,尝试探究,交流汇报,知识检测,课堂小结,当堂训练八个环节。这个操作程序的前三个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调整顺序。交流汇报环节,又可分为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形成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我就从这三个部分来说一说,在“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中怎样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一、小组交流讨论部分

这部分是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首先,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差异,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兴趣相同),组内异质(能力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建立的小组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谁组织、谁记录,以及讨论发言的顺序等。对小组中有发言困难的成员 ,教师要指导,小组同学要帮助,要多给机会。一般每个小组4人,由成绩好,能力强,习惯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组织;由书写工整,写字速度较快的同学担任记录员;由口齿伶俐的同学担任发言人,负责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另外一人为统计员,负责小组中各成员的学习情况监督及各方面情况的加减分统计。同时4人之间建立“师徒结对”,一优生和一弱生结对同桌,以便组内帮扶讨论。当然,学生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内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其次,合理设计交流讨论的内容。

1.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尝试探究”环节中提出的问题

在“尝试探究”环节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要紧扣学习目标,要具体,要有针对性,要能解决问题,要突出本课的重难点,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尝试,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算一算等方法对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个认识是肤浅的,甚至有时是错误的,或者后进生根本就一点也没懂,这时,再组织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交流讨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对子组互讲,小组精讲,不仅讲自己的做法,还要讲根据,弄清所学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最后小组在全班展示汇报讲,同时,其余同学补充,不懂之处教师再引导。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探索,组间讨论,全班展示汇报,从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到对知识的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最后达到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完全掌握。学生通过探索、尝试、合作等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就会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这样的合作互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有效的。

2.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还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另外提出的问题

不管怎样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的内容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来提,要为学习目标服务,要对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有用,坚决不能出现小组交流讨论的内容不具体,学生不知道要讨论什么;讨论的要求不明确,甚至出现“跑题”,弄成搞形式,走过场,浪费学生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小组讨论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小组汇报部分

这部分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全课最精彩的部分。

在“先学后教,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中,小组汇报环节是最吸引人,最精彩的环节。这个环节,小组在汇报展示时,因为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本小组成员全部上台展示,一人说一人写,其余两人补充。要求汇报的同学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简炼,直击要点。一般是后进生汇报较简单的题目,难点的题目由优生汇报,同时,台下的同学补充发言,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求汇报的同学解答,更或者是与汇报者“争论”……当学生的汇报不完整,或有一定问题,或者错误时,教师要马上点拨,引导,但切忌很快接过来讲或赶忙告知结果。教师要抓住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特别是错误的资源,进行引导,进行追问,有质疑的问题,有时还可以进行再讨论,或者充分发挥优生的优势,让优生来教后进生,这样得来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住。在汇报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对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观点和问题要予以赏识,要及时表扬。

三、形成结论部分

这部分是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知识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

经过以上环节,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时,一定要让学生来归纳总结,以此让学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老师不要急于展示,急于告知。所形成的结论,是本課的知识点,或方法,或规律。在学生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知识结论,用一两句话予以总结,教师要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

总之,交流汇报环节是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关键,是打开学生思维,实现思想碰撞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做细做实,抓好,抓实每一个环节,为提高课堂效率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先学汇报环节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领导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