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协作

2018-10-21肖会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协作家园行为习惯

肖会静

在人的一生中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初步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家长、幼儿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多关注教师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价值,但是幼儿回家后如果没有实施加强教育,则难以真正达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家园协作的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幼儿养成教育方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幼儿养成教育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家园协作模式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应用的价值

1.完善幼儿教育的模式

对于幼儿来讲家庭教育为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学习平台,每一位幼儿在进入到社会前,其大部分时间均在家庭中渡过。家长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思想关键与价值观念。家庭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故而家庭教育的价值十分突出,为影响幼儿整体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家园协作模式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养成任务,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幼儿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能够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的模式,使幼儿能够接受到全面的教育指导,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发挥模范的作用,使幼儿能够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具备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

2.保持教育的长效价值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的第一课程学习场所,是幼儿首先接受的重要方式。家园协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使教育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将幼儿行为习惯指导与幼儿生活相互融合,教育活动将会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对幼儿早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家园协作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點与性格特点,且能够丰富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发挥其长效教育的价值,真正达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

二、家园协作模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应用的方式

家园协作模式下,可以通过家园融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榜样激励,发挥积极引导的价值以及行为巩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方式开展幼儿养成教育活动,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家园融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表示良好行为习惯早期培养的重要价值。以身立教,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只靠说教。在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更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其教育与指导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需要全面提升其重视程度。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当前很多家庭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故而家长对其比较纵容,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但是过度纵容的情况下,则易于使幼儿形成骄纵、自我、自私的思想观念,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教师需要积极与幼儿家长交流,构建家园融合的教育环境。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教师可以为家长布置一些任务,家长也可以通过幼儿成长手册了解到幼儿的教育与学习情况,在相互辅助的形式下更好的指导幼儿,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发挥积极引导的价值

幼儿模仿能力较强,比较喜欢模仿同学、模仿教师或者是家长的行为。针对于幼儿这一性格特点,教师与家长需要充分利用,发挥榜样激励的价值,使幼儿能够模仿与学习更多积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改善幼儿不愿意洗手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具有良好洗手习惯的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他对洗手的看法等。或者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展示两张图片,其一为脏脏的小手,其二则为干净的小手,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一双小手?”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幼儿能够说出喜欢干净的小手,并且提问幼儿喜欢干净小手的原因等。教师可以在幼儿洗干净手之后,鼓励幼儿,赞扬幼儿,使每一位幼儿均能够形成勤于洗手的良好习惯。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邀请幼儿一同评选本周的“卫生小明星”等,需要在家长的一同监督下评选。在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下,发挥积极引导的价值。

3.行为巩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将幼儿养成教育与幼儿生活相互融合,在家长的辅助下更好的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将“孔融让梨”等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融入到幼儿养成教育中,教师可以在为幼儿讲解完成这些故事后,为学生发放一颗糖果,鼓励幼儿按照故事中的良好思想学会谦让,将糖果让给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父母。

家园协作模式下需要发挥教育巩固的教育,将幼儿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教师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家长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教师与家长可以结合幼儿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比如针对于幼儿随意乱丢玩具的问题,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指导幼儿站在玩具的角度进行分析。

家园协作模式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理念下,需要积极应用家园协作模式提升养成教育的效果。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家园融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榜样激励,发挥积极引导的价值以及行为巩固,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方式,构建家园融合的教育环境。家园协作的教育形式下,能够使教育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发挥模范的作用,将幼儿行为习惯指导与幼儿生活相互融合,教育活动将会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对幼儿早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协作家园行为习惯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梦中家园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
温馨家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