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施工研究

2018-10-21胡媛媛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胡媛媛

摘 要: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让我国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升。企业也开始壮大,随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开始逐年提升,由于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与基础,更关乎地基处理的优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房屋工程建设,并投资大量人力与物力支持房屋建筑工程,其中采取各方措施提升其施工质量和效率,但即便如此,我国在房屋地基处理方面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房屋建设中地基处理特点以及处理措施,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保障居民住房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355-01

地基是房屋承重的最底层,也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要素。因而地基的基础处理技术若不到位,不但会影响整个地基施工阶段,还会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会威胁到居住到房屋中的人们生命财产。由此可见地基施工中工程建设在此具有较大的作用。然目前我国地基处理技术还不甚完善,这不但会影响我国经济效益快速前行,更能制约我国房屋建设的安全程度。因此,重视地基建设,运用各类方法提升地基处理技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并要在此过程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完善地基处理工作,确保房屋建设质量。

1 房屋建设施工中地基工程处理特点

1.1 复杂性

我国有960万km2的土地,整个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由于占地面积较广,所以整个国土面积可谓千差万别,不但包括与冻土地、软土地。由于我国处于多个大陆板块交界部位,这些部位的地震、泥石流都频发,这些复杂的地质因素让房屋建筑地基时刻处于复杂环境内。

1.2 多发性

如今,我国房屋建设施工中地基处理方法很多不符合施工要求,并存有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包括频发的自然灾害,引发的大面积坍塌,这不但会威胁人们群众财产安全,更会制约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1.3 潜在性

我们能够了解,房屋建筑的由多道工序组成的,每个工序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并要求各个环节之间做到逐层推进。因而施工中若建筑施工中有處理不当的地方存在,就会存留隐患,这不仅会给地基处理带来安全危害,也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状况,让工程成为“豆腐渣”工程。

2 房屋建设中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2.1 传统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2.1.1 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结合

联合处理强夯法与碎石桩法,主要的施工原理是施工过程中在现有的土层中填入经过处理的碎石,目的是进行地基排密和排水,满足地基稳固性,进而形成固结。完成上述流程后,再选中强夯点,借助外界冲击力击散碎石桩,继而碎裂的石头会沿着周边的桩径进入到护土层内,地基的上部就会产生密集的碎石头,碎石头接触地面后会与土混合形成硬壳,填充进入桩径,桩径受到碎石的拓展影响扩大其原有的桩径,这样就能得到置换率较高的碎石桩地基,进而建筑的稳定性地基就能保证。

施工过程中使用强夯法极为重要,但其技术难点是击夯次数和击夯深度,若不能准确的把握这些数值,会影响夯击效果。从理论上讲,击打夯的深度需要根据现有土层的厚度与深度确定,单位击夯量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属性和具体的结构类型,这样才能确定夯的深度等问题。但是关于夯的击打次数则是由地基土壤的性质决定的,一般击夯次数在2~3次即可,强度击夯完成后,可以运用低能量的夯在此夯击。但一定注意两次击夯中间要有间隔,不应连接过为紧密,间隔的时间与土层内超静空隙水压力消散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黏土的整体渗水性能不是很好,那么间隔时间可以设定为3~4周,反之,则需连续夯击。

2.1.2 碎石桩与CFG桩结合

夯击的作用是实现力的上下传导,进而加大夯的承受能力。单一的碎石对夯石承载力有限度,因而选用CGF桩代替原有的承载力,碎石桩能将上部地层液化问题转化。在发挥两种桩击法优势的前提下,减缓地基沉降率,要求沉降量偏小而且沉降时保持下降速度的均衡。

2.2 地基处理的新方法

2.2.1 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主要是通过孔内部深层次的强夯法开展施工,地基内部要通过螺旋钻井机转入,并在其中注入灰土,然后分层级的进行夯实,形成桩基,通过夯击能让桩的径度扩大,反复夯击桩的桩径开始扩大,桩间部分的土层与其混合形成一体,就变成复合型地基。复合型地基能改变湿陷性黄土的打孔结构,这样会逐步消除土层的湿陷程度,让土层的承载能力随着夯实逐步加大,健儿减少土层厚实部位少土的情况存在。根据现有的数据能获悉一点,即DDC灰土挤密桩经过处理以后的地基承载能力是原有承载能力的2~7倍,与单一的灰土桩相比提高较大,并且地基处理的深度能达到5~40m之间,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DDC灰土挤密法在黄土湿陷性建筑施工中应用较广泛,但是这种施工方法有地域限制,在非黄土地域,就没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2.2.2 IFCO强制固结法

IFCO强制固结法使用的优势是提升固结的速度和效率,固结法中存有排水和加压等系统化环节,排水系统是建造纵向贯穿的砂墙,由于砂子的透水性好所以排水通道也能通过砂墙扩大其排水性能,水作用于砂子能逐步加快固结的速率;加压系统利用真空压力,不但能缩短堆载时间,且砂墙底部是真空面,在水渗流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能加快固结的速率。运用这两个系统不但能保有固结速率的通畅状况,也能缩短施工的工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2.3 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整体透水性较好,如果加固处理时运用吹填法,不但能加速吹填土的固结法,更能节约各项加固处理费用,缩短施工工期。具体做法如下,施工中让粉煤灰与淤泥等物质按适当比例进行混合吹填,吹填原则是均匀,这是改变土固结性质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在青岛北部废用的盐场和滩涂上曾得到过成功使用,并使用该方法获得大面积的可用土地,解决沿海地域土地面积少的问题。

3 结束语

我国是是工程建设的大国,且拥有较为悠久的房屋建造历史,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已累计大量的地基处理经验和技术,其中很多技术还在世界范围内位居前列。但,目前房屋建筑环境呈现日益复杂的局面,实践先于理论的地基处理技术还应面临挑战,目前可用理论还很多,比如有关地基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这能有效的拓展地基夯实的方法。从施工方角度探寻问题,提升先有施工效率,不但能保障施工质量,也能更大限度的确保施工成本不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罗 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1(09):3~5.

[2]常 久.分析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2(29):13~15.

收稿日期:2018-2-19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