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空中交通管制员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的调查

2018-10-21丁菲璐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

摘 要:空中交通管制员主要负责区域管制、进近管制、塔台管制等工作,其睡眠质量、疲劳状况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多维度疲劳量表评估其睡眠质量、疲劳状况,并提出改善管制员睡眠质量、减轻其疲劳状况的策略,以期为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睡眠质量;疲劳状况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304-02

前 言

空中交通管制员是中国民用航空空中管理局的重要构成。由于受到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活动范围受限、活动量少、工作环境特殊等因素的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及疲劳问题。为了细化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及疲劳状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共设有19个职能机构、1个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及格党群工作机构。该管理局的运输管理处主要负责航班正常性管理工作、辖区内民用航空消费者事务的处理工作、辖区内民用航空客货危险品航空运输及运输安全进行监督管理、辖区内民用航空乘务人员及飞行人员的资格管理工作等。

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为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的重要构成,其睡眠质量、疲劳状况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空中管理局的发展[1]。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空中管制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评估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本研究将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包含多个岗位)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共发放42份调查问卷(除基本调查问卷外,还包含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性别、婚姻状况、等级等),所有问卷均回收,问卷有效率100.00%。其中,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4.2±4.3)岁。

1.2 研究工具

1.2.1 睡眠质量调查工具

选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睡眠专家Buysse Dj等于1993年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42名空中管制员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可评估被试过去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PSQI量表由5个他评条目、9个自评条目构成。共包含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使用睡眠药物7个因子构成。量表总分为7个因子得分之和,评分范围为0~21分。被试得分与其睡眠质量成负相关。

1.2.2 疲劳状况调查工具

选用孙瑞山等修订的多维疲劳量表(MFI-16)中文版评估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状况。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共包含16个评价条目。MFI-16量表包含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动机减弱及总体疲劳4个维度[2],量表评分范围为16~80分。被试得分与疲劳状况呈正相关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具选用SPSS20.0软件。评估空中交通管制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分析

2.1 被试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临界值为7分。本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PSQI总分为(8.14±2.86)分,PSQI總分中国常模为(3.88±2.52)分。运用t检验进行对比,t值为9.76,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被试主观睡眠质量评分(1.83±0.77)分,高于中国常模主观睡眠质量因子评分(0.63±0.67)分;被试睡眠持续性评分(0.70±0.80)分,高于中国常模睡眠持续性评分(0.70±0.86)分;被试习惯性睡眠效率评分(0.59±0.43)分,高于中国常模习惯性睡眠效率评分(0.15±0.47)分;被试睡眠潜伏期评分(0.55±0.90)分,高于中国常模睡眠潜伏期评分(0.70±0.58)分;被试睡眠紊乱评分(1.38±0.59)分,高于中国常模睡眠紊乱评分(0.90±0.44)分;被试白天功能紊乱评分(1.75±0.75)分,高于中国常模白天功能紊乱评分(0.73±0.83)分;被试使用睡眠药物评分(0.21±0.61)分,高于中国常模使用睡眠药物评分(0.06±0.24)分,运用t检验对7个因子的被试评分与中国常模评分进行对比,均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被试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

本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中,男31名,女11名。男性被试的PSQI总分(7.96±2.80)分,低于女性被试的PSQI总分(8.41±2.94)分,t检验结果表明,t值为4.76,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员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被试睡眠质量的等级差异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员等级的不同将其分成见习员(未取得执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6个组别。按照等级由低到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PSQI总分评分逐渐降低,表明睡眠质量逐渐升高,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4 被试疲劳状况

本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MFI-16总分(50.38±4.93)分,脑力疲劳为度评分(12.04±1.52)分,躯体疲劳维度评分(11.46±1.64)分,总体疲劳维度评分(12.76±1.83)分,动机减弱维度评分(14.80±2.33)分。

2.5 被试疲劳状况的性别差异

男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MFI-16总分(48.73±4.82)分,低于女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MFI-16总分(51.62±5.03)分,运用t检验进行对比,t值6.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被试疲劳状况的等级差异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员等级的不同,将其分成6个等级。随着空中交通管制员等级的升高,其MFI-16总分逐渐降低,t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2.7 被试疲劳状况的婚姻状况差异

本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中,未婚22名,已婚20名。未婚空中交通管制员的MFI-16总分(50.82±4.83)分,略高于已婚空中交通管制员的MFI-16总分(50.12±4.7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

本组42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的中国常模评分相比,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较差,主要存在主观睡眠质量偏低、睡眠持续性差、习惯性睡眠效率低下、睡眠潜伏期长、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使用睡眠药物频率偏高等问题。

为了细化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情况,本研究对不同性别、不同等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男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普遍高于女性,提示女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障碍更加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女性心思细腻,更容易受到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干扰。高等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低等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评分,即低等级管制员的睡眠障碍问题更加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高等级空中交通管制员工龄较长,基本能够适应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当睡眠质量受到影响时,他们通常能够自主解决,相比之下,低等级管制员对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3]。

3.2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状况

与多维度疲劳量表的中国常模相比,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问题较为明显。在MFI-16量表的四个维度中,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动机减弱问题最为严重,其次为躯体疲劳。不同性别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状况差异显著,女性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疲劳程度高于男性,原因可能为:女性身体素质较差,承受工作压力、适应工作要求的能力偏低。

3.3 改善空中交通管制员睡眠质量及疲劳状况的策略

①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定期针对管制员开展培训,提高其解决管制工作问题、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②心理疏导。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给予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疏导,改善管制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 结 论

综上所述,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管理局空中交通管制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及疲劳问题。为了保障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空中管理局应采用适宜策略,调整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及疲劳状况,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昌其,谭 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致因分析[J].安全,2017,38(09):36~39.

[2]杨昌其,谭 娟,周靖力.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风险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7(17):61~63.

[3]卜 建,刘银鑫,王艳军.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眼动行为与疲劳关系[J].航空学报,2017,38(S1):57~62.

收稿日期:2018-3-15

作者简介:丁菲璐(1991-),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工作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瑜伽结合耳穴贴压法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实验研究
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