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炎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2018-10-21韩永杰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阑尾炎治疗诊断

韩永杰

【摘 要】阑尾炎在当今社会中的发病率较高,如果能极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其死亡率仅为0.1%—0.2%,如果发现的较晚,可能引发更多的疾病,最终导致死亡,所以全面掌握阑尾炎的相关知识,极早发现病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阑尾炎;外科疾病;诊断;治疗

阑尾炎(Appendicitis)系腹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为0.1%一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现将阑尾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阑尾生理解剖

阑尾( l 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一般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最多,盆位次之,再次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阑尾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2 阑尾炎概述

急性闌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诊断明确后院后治疗需立即制订一个明确治疗的方案。阑尾炎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时病情变化多端,诊断并不容易,处理时也较复杂, 患者根据其不同的并发症,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提示高尿酸血症在人们代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3 阑尾炎的诊断

病史 1 ~3 天的患者需急症手术治疗,病史7 天以上的患者因炎症已渐好转或因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炎症多已局限多采取保守治疗,此两种情况临床治疗已达成共识切口要够大,以便减少感染的阑尾和脓浸对切口污染的机会,手术过程中,细菌对创口的污染是引起切口感染的根本因素。

3.1阑尾炎的发病原因

发病病因主要有:(1) 阑尾管腔的阻塞。如阑尾管腔小容易为食物残渣,粪石,蛔虫阻塞;(2)胃肠道疾病。急性肠炎、血吸虫病直接延至阑尾;(3)细菌侵入。其特点为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特点是首次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诸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

3.2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阑尾炎病初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全身症状不太突出, 但大部分患者比较显著。(1)发热:表现为多数患者有发热症状, 体温在 38℃左右, 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体温就高达 39℃以上, 一般体温升高与阑尾的病变和腹腔内感染的发展成正比;(2)腹痛: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起初腹痛位于上腹部或脐周, 病儿常不能确切的指出疼痛部位, 数小时后, 当炎症发展至阑尾浆膜层,刺激局部腹壁腹膜而引起右下腹部疼痛, 即出现所谓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 伴有阵发性加重[2]。

4 阑尾炎的手术治疗

对确诊的患者尽量争取手术治疗; 出现腹膜炎后原则上不手术, 但阑尾穿孔者应手术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采用非手术治疗, 如果脓肿张力增加时, 应及时行引流术。5 岁以下婴幼儿的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3]。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4.1阑尾炎的手术治疗过程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4]。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4.2术后保养

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物局限于盆腔,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起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术后第1天即可吃流汁饮食,第2-3天吃软食,第4天可吃普食,年老体弱者,术后要注意保暖,每日需拍背助咳,防止产生坠积性肺炎,保持大便通畅,食物应该多样化,多吃鸡、鱼等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每天喝鱼汤对伤口的愈合很有好处;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适当活动,防止肠粘连的发生。术后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术后如感刀口处疼痛、不适,随时去医院外科复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性生活、不要喝酒。因为恢复到术前状态通常要2-3个月。

综合上述,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原则应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以降低穿孔的并发率,同时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般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认真反复的体格检查, 特别是腹部检查及肛门指诊检查, 诊断并不困难,掌握其特殊的规律, 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飞莲.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下):137-138.

[2]袁显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4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9):72-73.

[3]周谌帆,田德清.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32-33.

[4]苏一清,王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1,7(5):101-103.

猜你喜欢

阑尾炎治疗诊断
阑尾炎有哪些分类
阑尾炎能自愈吗?
阑尾炎一定要用手术治疗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