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研究进展

2018-10-21何雯雯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产后出血

何雯雯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且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服从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综合性护理

产后出血即为在产妇娩出婴儿的24小时之内阴道出血大于500ml。阴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宫缩乏力、凝血障碍以及软产道损伤,对于产后出血情况较为严重者易造成患者的血量大量丢失,从而引发失血性休克等情况,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讨论如何应对产后出血以及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并发症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次对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60例患者,研究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医院伦理学要求。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研究组中患者年龄22-28岁,平均年龄(26.2±4.2)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3-29岁,平均年龄(26.5±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2] 研究期间在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均符合四肢湿冷、精神倦怠、烦躁以及皮肤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症状。排除标准:因躯体问题或者精神问题而不能完成最终调研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全身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意识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极度不配合以及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方式采用一般护理。在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包括输血、补液、止血等基础抢救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宫缩乏力患者则首先对患者进行宫腔的挤压,并将积血压出,随后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按摩;对于软产道损伤,者则对创伤及时进行缝合,并进行止血、补血治疗,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有活动性出血,对于子宫破裂出血者及时进行缝补止血;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者首先对患者进行酸中毒的纠正以及抗休克等基础治疗,并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与凝血因子,同时给与患者适量的肝素;对于存在有胎盘因素者则首先进行导尿处理,在产妇膀胱排空之后,随后将胎盘拿出,对于有胎盘残留的则进行清宫术处理,对于活动出血无法进行处理者则可以进行补血与输血,随后进行子宫清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并进行一般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检测,对于有意外情况出现者及时进行处理。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包括在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之中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以避免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如若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存在意识则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安慰以及鼓励,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4评价标准[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满分为10分,8分以上即为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理念也随之有所提高,妇产科的生产安全也逐渐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后出血仍时有发生,严重者由于在短时间丧失大量的血容量而引发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关键主要是明确失血原因并采取科学合适的方式及时进行治疗,而且由于产后失血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与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相比原因更为复杂,因而对护理要求有所提高[4]。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综合性护理模式对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护理,主要是在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保持冷静以减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紧张以及焦虑感,如若患者有意识则对患者进行鼓励与激励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征,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经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庆波,宋景春.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治疗大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7,(9):855-859.

[2]赵会林,李强,侯东敏.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原因分析[J].中国病案,2016,(5):87-89.

[3]谢淑琴,蔡庆华.宫腔球囊填塞止血在剖宫产术后出血并发DIC病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4):141-142.

[4]侯爱琴.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2):251-252.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产后出血
综合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效果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