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2018-10-21谢雪梅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防护对策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

谢雪梅

【摘 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临床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一次性物品的供应保障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导致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为此,本文现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大限度的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防护对策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消毒供应室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热源、锐器、致病原、压力容器、化学消毒剂等职业危险当中,进而提高了职业暴露风险。所以,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应深入分析引发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

1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

1.1 物理因素

1.1.1 锐利刺伤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因为经常接触刀片、针头、剪刀等锐器,导致随时存在被锐器刺伤的风险。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消毒供应室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几率高达72.4%[1]。当护理人员被锐器刺伤后,如果未能给予及时的处理,那么就可能出现血液性感染。因为刀片、针头、剪刀等锐器上可能残留一些病毒,如果护理人员不慎被刺伤,就可能导致护理人员被残留病毒感染。

1.1.2烫伤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高温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用高温蒸汽消毒医疗器械。在高温蒸汽消毒中,护理人员接触的高温蒸汽温度达120℃,稍有不慎就会被烫伤。一般而言,烫伤主要发生于高温灭菌结束后,护理人员拿取器材的时候。

1.1.3 紫外线伤害

在器械消毒中,紫外线也是一种常用消毒方法,虽然在消毒过程中,器械可以抵挡大量紫外线,但还是存在器械老化导致紫外线泄露的情况,致使皮肤直接受到紫外线照射,引发各种皮肤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1.2化学因素

现今,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经常对回收医疗器械进行化学药品浸泡,通常而言,这些化学药品均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腐蚀性,当长期和这些化学药品接触后,就易出现一些过敏反应,如皮肤黏膜刺激症状、化学性气管炎等,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瘙痒、皮肤红肿、咽喉不适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戴的手套含有乳胶成分,导致护理人员手部易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情况。

1.3 生物因素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回收各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在回收过程中,医疗器械上残留大量病原体,特别是体液、血液等[2]。在回收时,护理人员必然要和这些医疗器械接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这些病原体进入体内,进而出现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等。

2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2.1 物理因素防护对策

在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中,注重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并及时纠正不良工作习惯,有效佩戴手套,以免发生皮肤破损情况,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安全。与此同时,在操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必要的情况下,用钳子夹取金属器械。在遭到刺伤之后,应马上消毒,并用药物包扎;同时在高温消毒后,不可马上取出物品,以免烫伤[3]。除此之外,在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的时候,尽可能远离消毒设备,并且保证消毒时间不可过长。

2.2 化学因素防护对策

护理人员应对消毒供应室中的化学药品予以掌握,了解其危害、用法等,并针对不同器械,选用恰当消毒剂,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安全、可靠。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中,禁止身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接触,佩戴口罩,以免吸入化学药品挥发出的气体。

2.3 生物因素防护对策

在回收各科室医疗器械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穿戴整齐的防护服,佩戴口罩,以免医疗器械上残留的分泌物、体液、血液等溅到护理人员皮肤上,以免引发感染,并且注意分类回收[4]。如果医疗器械上残留物溅到皮肤上,一定要马上清洗,之后根据受伤程度,注射疫苗,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2.4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

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而言,普遍缺乏对潜在隐患的认知,致使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保护自己,进而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防护知识培训,强调医疗器械清洗程序,正确分类各种医疗器械,如锐器类与非锐器类,导管类与非导管类[5]。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让护理人员对病毒危害予以清晰认知,进而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工作,时刻注意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回收的医疗器械。与此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物品的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对医疗器械执行清洗、消毒、灭菌等操作。除此之外,加强护理人员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制执行各种防护策略,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以此保证日常工作得以全面落实。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总供应站与污染物品回收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也非常多,引发原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为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采取针对性防护对策,同时加强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培训,并且强调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0):237-238.

[2] 贺芸.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24-25.

[3]朱淑贞.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155,157.

[4]栾静.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6):3609,3612.

[5]何梅,涂欢涛.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79.

作者简介:謝雪梅,女,江西赣州,主管护师,从事医院消毒供应工作。

猜你喜欢

防护对策职业暴露消毒供应室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