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成本法在民航业的应用探讨

2018-10-21李洋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航业作业成本法应用探究

李洋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而作业成本法的出现使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企业财务体系中,涉及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本文集中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特征及意义,同时也对作业成本法在民航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对作业成本法在民航业中的应用展开探析。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民航业;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227-01

1 作业成本法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作业成本是一种对作业过程中每一项进行成本预估计,进而保证在作业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的方法。具体操作过程需要对作业的每一项进行成本预估,然后对总体项目成本进行估计,核算出整个项目的成本,使用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成本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促进民航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成本的动因。传统的成本法对项目成本的估计不能达到很高的精确度,往往会对具体的事项估计较低或者较高甚至是漏掉,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全方面的、准确的对项目的每一步骤都进行预估计,保证后期项目的顺利进行。在现代民航企业中,作业成本法运用十分广泛,民航企业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利润率,往往需要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成本预估,然后提前准备足够的资金保证项目实行过程不受资金困难的影响。由于作业成本会计是以成本动因来完成成本分配,故仅从产品方面就能够将各种经济数据更为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其中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错误与误差有所降低,使成本计算能够更为合理与准确。

2 作业成本法在民航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2.1 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

我国大部分民航企业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到技术研发方面,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民航企业接触到的先进理念的机会很少,不能尽快的融入到国际化的潮流当中,所以,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而提高我国民航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民航企业在成本计算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另外,我国国民生活水还不是很高,而服务行业并不能满足我国现在的国民消费,所以需要加强服务业的多样性。

2.2 会计电算化程度不高

在如今这个电子信息高度集中的社会,无论是哪行哪业都需要电子技术来支持,我国进入电算化时代有很多年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相比西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应用范围小、程度低、规模小等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业成本中成本动因、成本对象的多样性使民航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手机和处理都是通过电算化来实现的。而我国在这方面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加之民航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缩小这个差距需要我们国家和民航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加大重视力度,保证在操作过程中提高核算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进而提高民航企业利益。

2.3 会计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的,而高素质的会计人也也是我国现在最缺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还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老一代会计人员对缺乏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技术,其主要通过熟练的工作方式和经验进行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新一代会计人员有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的技术,但在业务熟悉程度和经验方面还不够,所以导致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整体降低。除了上述两点外,我国大部分民航企业在人才招聘的时候缺乏灵活性,对职业掌握和判断能力较弱,导致民航企业人才匮乏。为了提高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就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将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3 在我国推行作业成本会计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大规模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方式都是人工处理的方式,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使用电算化技术进行处理,所以我们需要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改革成本管理的系统。一方面,民航企业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让民航企业大部分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民航企业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对民航企业每一项目的成本进行明确的规划和预算,进而更加准确的了解到民航企业成本到底用于何处。民航企业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使成本信息更加精准,这也是作业成本会计能够真正促进民航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民航企业作业成本法在使用方法及模式上还不具有多样化,为了我国财务工作者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另外成本會计的要义,需要建立不同行业的应用模式,以便更好的推广和因公作业成本法。结合具体行业构建应用模式,同时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更加细化使用方法,这是作业成本法能够顺利推广和普及的基础前提。

4 结 语

随着我国民航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成本核算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进而保证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对传统成本核算与新型作业成本法相互比较,其中新型的作业成本法有着更高的精确度、更广的使用范围以及更多的行业应用模式。另外,民航企业能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核准确性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且加大加强作业成本法的介绍和宣传、改革民航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不同行业的应用模式,以便于推广和应用,加强信息的交互性,并在推广的过程中注重培育有利于作业成本会计发展的土壤,保证民航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余长春,吴照云.价值创造视域下民航业服务模块化运行——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7.

[2]段哲哲.中国民航地勤部门操作岗位劳动定员模型及其应用——基于A机场地面服务部门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金 言.作业成本法在军用飞机使用维修保障费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收稿日期:2018-3-15

作者简介:李 洋(1983-),女,汉族,北京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航空煤油储运及基础建设。

猜你喜欢

民航业作业成本法应用探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现行PBN技术简析
如何凝聚人心,确保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