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8-10-21谢文彬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摘 要:针对目前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地下水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的实践方法与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P6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130-02

引 言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所处的岩土工程环境,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地下水问题是影响岩土工程作用稳定性的关键。為此,相关人员应加大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科研力度,即在明确地下水水位下降、升高以及频繁升降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影响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措施方法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1 研究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及应对措施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分析,自然环境中岩土层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定水分,即以三种状态存在:液态、固态与气态。其中液态水,就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经常会忽略地下水问题的影响,因为其大多存在于地下且与工程建设涉及的内容关联不大。但实则不然,地下水问题,不仅会对工程地质勘察带来影响,还会对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确定以及工程预算带来影响。为此,工程建设人员应将地下水处理问题充分重视起来,即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入手,即通过对勘察结果的分析评价,来明确地下水问题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进而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此,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就不会受到地下水活动问题的影响,进而保证所处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性[1]。

2 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

2.1 水位下降

经对工程涉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发现,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是所处生态环境失衡的重要表象。具体来说,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原因为:无节制开采、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建设影响生态平衡水库等人类活动频繁,导致下游地下水的补给不足。对于工程施工建设的影响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施工作业地面下沉、地裂问题频发、地下水资源枯竭以及水质环境恶化等,均会对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效果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

2.2 水位升高

研究表明,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建设、农田灌溉、降水量增加、含水层结构等。其对工程建设使用的危害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粉土与粉细砂会出现液化问题,进而造成了流砂与管涌等现象的发生;②地下洞室被地下水淹没,进而使岩土工程的基础结构上浮,进而降低岩土工程所处建设环境的安全稳定性;③特殊岩土体的土体强度会下降,进而影响岩土工程建设使用的质量效果;④岩土体,如斜坡与河岸等会发生滑移或是崩塌等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效果;⑤土壤环境会出现沼泽化与盐渍化,进而增加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腐蚀性影响[2]。

2.3 水位升降频繁

经水文地质勘察结果显示,地下水水位的频繁升降会导致所处的膨胀性岩土环境出现不均匀变形,进而造成岩土膨胀收缩幅度出现不断增加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地裂,继而降低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此外,在地下水升降变动带中,因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导致土层结构中的胶结物流失,进而使土层出现承载能力下降、土质疏松以及含水量空隙大等问题。

3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应对措施分析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经对工程所处水文地质环境的勘察,发现地下水问题作用影响下,导致施工建设的岩土体出现了不稳定性问题。如图1所示,为地下水作用下,岩土体不稳定性情况。

为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人员通过加大勘察力度、加强岩土水理性质科研工作以及勘察评价,来降低地下水问题给工程项目建设使用安全稳定性带来影响。

3.1 测定水质地质参数

由于当前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会忽略对水质地质参数的测定,这是勘察单位未将地下水的水文勘察工作充分重视起来造成的。为此,水文地质勘察人员应加大地下水问题的勘察分析力度,尤其是那些地理位置复杂的情况,应采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勘探与分析,以使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人员掌握地下水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3.2 确定岩土水理性质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岩土水理性质确定,是工程建设掌握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影响的关键工作内容。其会直接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进而降低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这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透水性、容水性以及持水性等。由于岩土体环境中的地下水类型众多且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其水理性质影响也不甚相同,故,相关人员应对水理性质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测试,以为地下水水位与水量的变化统计提供基础性的设计数据。

3.3 评价水文地质勘察结果

经上述水质地质参数测定与岩土水理性质类型确定后,工程建设人员就可着手对水文地质的勘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进而确定最具效用的优化处理措施。在评价水文地质时,应将评价的重点集中在工程建设区域的地下水与岩土结构关系上,以预测出地下水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影响。

此过程,在进行勘察评价时,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环境情况,以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与所处地基结构类型,来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水文地质参考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对地下水的水理性质勘察结果进行分析,以找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样一来,工程建设人员就能结合实际所处的水文地质问题,对地下水问题的危害影响进行评价控制,进而减少工程结构因地下水问题而出现不稳定性问题[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问题,可通过加大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勘察力度;测定水质地质参数、确定岩土水理性质以及评价水文地质勘察结果,降低地下水问题出现频率,来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安宝山.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7,29(07):52~53.

[2]代尚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6,28(07):155~156+159.

[3]曹 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3(01):316.

收稿日期:2018-3-5

作者简介:谢文彬(1967-),男,水工环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工程勘察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水位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分析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浅析
环境岩土工程发展综述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