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应用于内科老年患者中的体会和效果研究

2018-10-21韩丽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满意率内科评分

韩丽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本研究选择 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63例内科老年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SAS、SD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内科老年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老年内科患者;心理护理;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由于家庭、经济及社会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1]。心理护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缓解心理不良情绪,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选择 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63例内科老年患者为试验对象,对心理护理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 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63例内科老年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3)。本试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72.21±5.23)岁;疾病类型:15例为心脑血管疾病,10例为呼吸系统疾病,8例为高血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2~86岁,平均(71.15±4.52)岁;疾病类型:12例为心脑血管疾病,9例为呼吸系统疾病,9例为高血压。两组内科老年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无显著差异(P>0.05)。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史、免疫类疾病者及精神类者不予以纳入本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入院时对患者的姓名、身体状况、病史、病症、诊断结果、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对症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主要包括:①入院前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安排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②入院后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状况,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详细的解答,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患者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对疾病的发病原因、护理方案、治疗措施及常规用药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老年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比较两组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试验结果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样本之间对比以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进行描述,并行x2检验,P<0.05表示组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后具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3.3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均更低,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等较低,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疾病发生率,老年患者的心理情绪极易发生变化,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问题。由于老年患者脆弱的心理特点,常对医生诊断的结果产生怀疑,不相信自己患了疾病,还易出现悲观、暴怒的心理情绪,治疗态度十分消极。不良心理情绪会对患者的病情治疗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或其他的治疗手段,均无法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临床常采取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不明显,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及多疑的不良心理情绪[2]。因此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在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中。

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内科老年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恐惧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王小波的研究报道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3]。这可能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内科老年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有关,由于老年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匮乏,临床应用心理护理可稳定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症状。

综上所述,内科老年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恐惧焦虑情绪明显缓解,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际翠. 心理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9):110-110.

[2] 梁飞霞. 浅谈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护理[J]. 罕少疾病杂志, 2017, 24(1):34-36.

[3] 王小波. 浅谈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J]. 臨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3):10405-10405.

猜你喜欢

满意率内科评分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