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鼻孔经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垂体瘤的临床对比

2018-10-21梁军飞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梁军飞

【摘 要】目的:观察对比单鼻孔经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44例脑垂体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经蝶入路组(22例)与经颅入路组(22例),经颅入路组患者行經颅手术治疗,经蝶入路组患者行经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蝶入路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蝶入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颅入路组(9.1%VS18.2%),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脑垂体瘤患者经蝶手术入路可于晓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优于经颅手术治疗。

【关键词】单鼻孔经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手术切除;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的发生与个体内分泌具有重要的联系,个体多伴有机体代谢以及相应脏腑病理改变,脑垂体瘤其主要病变组织来源为垂体前叶、垂体后叶以及颅咽管上皮下包组织,脑垂体瘤发病率较高,据相关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显示脑垂体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10.0%,且近些年脑垂体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脑垂体瘤临床治疗为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经蝶窦手术以及经颅手术,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44例脑垂体瘤患者分别行经颅手术治疗以及经蝶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论证单鼻孔经蝶入路治疗脑垂体瘤的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蝶入路组:男女比例为5:6(10/12),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67岁,中位年龄为(36.2±1.2)岁。经颅入路组:男女比例为4:7(8/14),年龄最小为25岁,年龄最大为68岁,中位年龄为(36.5±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44例脑垂体瘤患者均出现肢体肥大、月经紊乱、性欲降低等激素异常分泌症,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晕以及视力障碍等症状,经颅脑CT确诊,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脑垂体瘤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2)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协议。

1.3方法

1.3.1经蝶窦手术组患者医师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情况判断个体脑垂体瘤位置以及机体蝶窦发育情况,确定单鼻孔经蝶入路,术前先用剪刀清除患者双侧鼻毛。患者术中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分离患者鼻中隔粘膜,并在内镜下探寻蝶窦开口位置、扩大蝶窦开口,并分离蝶窦粘膜,开放鞍底骨壁,进入蝶鞍后搜寻肿瘤位置。先分离肿瘤周围血管,而后用吸引器吸出部分肿瘤组织,再用小刮勺刮残留肿瘤组织。鞍隔完全塌陷表示肿瘤已彻底清除,在保证个体无脑脊液外漏的情况下复位鼻中隔软骨,填充术侧鼻腔。

1.3.2经颅手术组患者医师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经翼点入路还是或经锁孔入路,患者全身麻醉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而后在显微镜下打开颈动脉池、视交叉池、侧裂池,排出脑脊液。探寻肿瘤位置后切开肿瘤包膜,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利逐块摘除肿瘤组织。

1.4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鼻腔出血、蝶窦炎以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经蝶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经蝶入路组共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颅入路组共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蝶入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颅入路组患者。

3 讨论

脑垂体瘤主要见于青壮年男性,脑垂体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下丘脑信号,根据下丘脑反馈的信号调节机体内分泌分泌。脑垂体瘤的发生可对机体内分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诱使个体患者出现激素分泌异常症状以及垂体组织压迫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于晓判定脑垂体瘤位置,脑垂体瘤手术方法包括经蝶窦手术、经颅手术[2]。其中经颅手术属于较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直接解剖个体脑垂体瘤周围血管、组织,充分显露患者患者病灶,该传统手术岁个体脑垂体瘤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经蝶窦入路借助患者鼻腔通蝶窦探查脑垂体瘤位置,其对个体颅脑组织影响小,手术时间短,有效减少了个体颅脑组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手术准确度好,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经颅入路[3,4]。

参考文献

[1]姜瑜.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40-241.

[2]黄艳君.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348.

[3]徐希德,施炜,倪兰春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脑脊液漏修补失败原因及治疗的探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3(2):86-88,92.

[4]于焕新,李海艳,刘钢等.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6):45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