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对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8-10-21陈红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陈红

【摘 要】目的:分析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对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乙组28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甲组28例予以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乙组为17.86%,两组对比甲组更优(P<0.05);甲组术后4d、7d脑脊液压力水平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还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继而有效的降低原发性脑室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积极引用。

【关键词】原发性脑室出血;双侧脑室引流;持续腰大池引流;颅内压

脉络丛血管和室管膜下15mm范围内由出血诱发的脑室出血症状在临床医学中就叫做原發性脑室出血。该病症在传统医学中病例相对罕见,自CT扫描应用于临床后,原发性脑室出血的发现率与确诊率也逐渐增多。根据国内报道表明,在以5年间时间节点的脑出血病例中,原发性脑室出血的发现率占0.3%,原发性脑室出血占8.6%[1]。借此,笔者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28例;56例患者中男38例,女18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7.5±3.4)岁,其中CT检查显示有单侧出血18例,双侧出出血21例,四脑室出血17例;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对比(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比。

1.2 方法

双侧脑室引流:麻醉方式以局部麻醉为主,将额部距眉间70~90mm旁开中线25mm的A点作为脑室引流的穿刺点,再选取35~45mm为基底节区实施血肿腔穿刺点。将标记好的名称、留置日期的引流管置入穿刺点,抽出血肿,然后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并在此基础上连接好相应的引流装置。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相应比例的尿激酶注射等。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腰部3~5间隙处进行消毒,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麻醉药物采用2%利多卡因,以硬膜外穿刺的方式针刺40~60mm,覆盖穿刺点,植入引流管,并用胶布将其固定,打开三通开关,连接引流袋与输液器。护理配合:乙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清洁口腔、拍背、翻身、吸痰等;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标记引流管名称、日期,妥善固定引流管,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安静的、舒适的病区环境,定时检查患者引流管固定情况,约束意识障碍患者,对引流装置以及相关的手术设备与护理设备进行无菌消毒,严格落实无菌消毒相关政策,每天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性状,保引流畅通等;加强营养摄入指导,如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食物和水果等;做好并发症与张力性气颅以及颅内感染,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及时予以患者科学、合理、有效的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脑脊液压力水平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方式以(x±s)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乙组为17.86%,两组对比甲组更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以往以为原发性脑室出血病例相对罕见,但随着CT等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脑室内脉络丛动脉和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诱发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比例为3~5%。原发性脑室出血发病时,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及血性脑脊液等症状[2]。

2.2 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压力水平对比

甲组术后4d、7d脑脊液压力水平明显优于乙组(P<0.05)。详见表2:

双侧脑室引流术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作为当前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较好的手术方法,这两种方法均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感染率低、治疗方便,引流较慢、容易控制不至于给引流造成明显的压力差,引流量大等特点,因此双侧脑室引流术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3]。从本研究效果来看,甲组在予以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乙组在予以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同时甲组术后4d、7d脑脊液压力水平明显优于乙组,这有效的证明了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在原发性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双侧脑室引流并持续腰大池引流及护理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颅内压,还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继而有效的降低原发性脑室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积极引用。

参考文献

[1]王智勇, 邱炳辉, 艾昌淼,等. 颅内压监测指导下脑室-腰大池序贯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6, 21(3):112-115.

[2]王孝安. 脑室外引流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J]. 安徽医学, 2017, 38(10):1340-1342.

[3]王天荣, 童钟, 黎志洲,等. 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比较[J]. 海南医学, 2016, 27(16):2630-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