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镇痛对常发性夜间疼痛患者镇痛效果观察及心理睡眠情况的影响

2018-10-21邱慧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

邱慧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性镇痛对常发性夜间疼痛患者镇痛效果及心理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7例作为对照组,另6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发性夜间疼痛患者实施预防性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良心理,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预防性镇痛;心理睡眠情况; 焦虑;抑郁

急诊科患者病情普遍急、重、危,同时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手术治疗后由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消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夜间,患者的注意力多集中在患肢上,对疼痛也更加敏感,一到夜间,患者就会感到伤口疼痛剧烈,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康复[1]。本院急诊科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预防性镇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56例,年龄19~81岁,平均(51.7±6.6)岁。随机选取67例作为观察组,另67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及既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疼痛发生原因总结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镇痛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镇痛,科室成立疼痛护理小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的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疼痛小组总结患者疼痛发生原因,主要包括(1)物理因素。手术器械对患者机体的刺激或者伤口包扎过紧,影响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致使部分组织肿胀,从而使患者感到疼痛[2]。(2)环境因素。嘈杂的环境及病房的灯光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疼痛感。(3)心理因素。有些患者担心手术的效果,情绪不佳。这些心理因素都对患者产生影响,使疼痛加剧。(4)体位因素。被动体位是骨折患者手术后一般采取的体位,会使患者的活动量减少,这也是疼痛的相关因素。(5)个体原因。患者的年龄、性别、个性、情绪等因素不同,耐受疼痛的程度也就不相同。

1.2.3 护理措施 (1)制定疼痛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询问患者疼痛的具体方位及疼痛程度,疼痛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处理。(2)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病床的干净、整洁。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使用柔和的灯光,减少噪音的输出,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3)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大多在夜间比较严重,所以患者一到夜间就会感到恐惧、沮丧,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现象,让患者不必过分的担心,医护人员会想办法缓解患者的疼痛,这样患者就会感到被关心,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4)保持正确的体位。保持正确的体位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的为患者改变体位,让患者全身都放松下来,减轻疼痛的反应。(5)镇痛疗法。疼痛小组指导患者自我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听轻柔的音乐等,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叮囑家属多为患者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6)物理镇痛。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物理镇痛。如冷敷可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减轻炎性水肿。热敷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按摩可以刺激血液循环,舒筋活血来减轻疼痛,使患者舒适[4]。(7)药物止痛。对于疼痛十分严重或无法正常睡眠的患者,疼痛小组可以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联合镇痛泵止痛。

1.3 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共分为4级:0级:0分表示无痛。Ⅰ级:3分以下表示疼痛轻微,患者能忍受。Ⅱ级:4~6分表示疼痛严重并且严重影响到休息,尚能忍受。Ⅲ级:7~10分表示疼痛强烈,影响睡眠与休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程度:≥70分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为轻度焦虑。抑郁程度:≥72分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为轻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如表2所示。

3 讨论

急诊科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现象,造成患者疼痛的因素比较多,且大多数患者的剧烈疼痛发生在夜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康复[5]。本科室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先对科室内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总结,然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镇痛方案,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治疗信心。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及放松疗法,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采取冰敷、热敷或按摩等物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镇痛处理,对于镇痛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用镇痛泵及药物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常发性夜间疼痛患者实施预防性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良心理,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秀玲,金娇娇,娄菊红,王斌.无痛护理在跟骨骨折术后夜间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49-151+155.

[2]李惠玲.疼痛用药的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60.

[3]范美凤.骨脑科患者术后夜间痛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207.

[4]叶丽珍,王济纬,沈荷娟,杨越涛.疼痛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创伤手术患者疼痛控制及韧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6):135-137+141.

[5]陈谷.骨折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5):833.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