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航标维护管理模式分析

2018-10-21姜鹏郑世昆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新形势

姜鹏 郑世昆

摘 要:現阶段,国家对海洋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工作愈发重视,因此航标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但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相关部门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航标设施不规范、助航手段较为落后,使得航标管理工作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航海和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就应该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航标的维护与管理。

关键词:航标维护;新形势;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U6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024-01

引 言

现阶段,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航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新形势背景下,相关人员应该提高航标维护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降低航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费用,加强日常巡视,做好周期性管理工作,进而保障航标设施发挥有效的助航作用。文章首先对航标维护管理工作进行概述,之后简单分析了航标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航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1 航标管理工作概述

航标管理工作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航标灯进行更换,保护再生资源,对航标架构及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清量,对航标性能及位置进行检测,定期对现场进行检修。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于船舶来进行,同时车辆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必要时也可以借用于直升机来完成管理工作。

航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航标服务、维护和巡检三部分,其主要包涵航标助航服务之间相隔的时间段及航标相关主要配件运行正常之间间隔的时间段两方面的含义。在对航标服务周期进行确认时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及投入设施成本,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量使助航时间与各个部件运行替换时间间隔保持一致,有效降低现场重复操作。在维护周期期限内,能够发现航标故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系统相关部件及结构运行周期和机能来现场替换及对航标系统进行维修,以此来确保与航标服务周期相关规定相符。

2 现阶段航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条例更新较慢,无法适应现阶段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的管理标准数量严重不足,并且有的标准已经出现老化情况,这主要表现两方面:①更新慢,设备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标准却没有及时更新;②数量不足,许多新的航标设备没有形成国家标准。航标专业立法层次不高。

(2)在航标设施维护与管理标准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与管理部门,监督与检验机制尚不完善,进而导致技术标准在航标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不够。此外,部分港口、船厂等单位未按标准配备布设自管航标,维护保养不到位,航标设施的尺寸、颜色、标识等五花八门,进而影响了航标的助航功能。

(3)相关机构对国际公约及标准的跟踪研究不够,缺少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专职研究,履约进程推进较慢。

(4)航标设备检验检测技术落后,研发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许多航标设备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定性观测管理模式上,以科学检测为依据的现代设备管理模式没有形成。

(5)缺乏航标设备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航标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没有权威机构对国内外生产的航标设备是否达标进行检验检测,国内外生产的航标设备投入使用前缺少质量把关。

3 新形势下航标管理工作的特点

3.1 应该加强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愈加重视环境的保护,航道法也明确规定了,在航海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航道法总则明文规定,在进行航标布设、迁移、拆除以及相关维护保养的时候,代价绝对不能够是污染环境和水资源,必须进行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关规定的制定,并且还必须将其落实。此外,在评定航道发展技术等级的时候,也必须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指标。随着科技发展,太阳能、AIS、LED灯器以及航标遥测遥控已经运用到了航标管理中来很好的保护了环境。并且航道法中还明确规定了需要处罚违反环保的相关行为,这也是做好航标管理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3.2 明确航标管理工作质量和责任

在进行航标管理的时候,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航道法也专门对航标管理质量安全进行了一些规定。航标管理必须严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重视环境保护。同时,在进行航标质量安全管理的时候,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方的质量安全责任。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也给航标质量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航道法也明确了航标管理的相关制度。此外,还应该做好技术养护方面的工作,及时清除障碍物,从而为顺利通航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注重航道通航保护

我国的航道拦河建筑物比较多,能够保证船只正常通过的比较少,甚至没有达到30%,这也直接说明了我国航标管理工作进行的难度比较大,这也提高了航标迁移、布设、拆除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难度。此外,航道法明确的对跨越航道或者穿越航道的构筑物以及特殊建筑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建筑物的净高度、快读和埋置的深度都必须符合技术等级划分的要求,并且必须将其写到技术等级报告当中。

3.4 改良管理方式和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涉及航标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了有效控制,促进了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通过利用航标遥测遥控、航标视频监控、AIS等系统监控航标的运行状态,提高了航标管理人员对航标故障等信息预警分析能力;通过加大航标船艇、码头、堆场、保养车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航标维护保障能力。

4 结 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陆河流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参与相关工作的船舶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更多的航标设施来保障相关工作安全开展。同时,民众的水运交通安全意识逐渐提高,也对航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准确性和故障恢复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在对航标设施进行维护与管理时,应该严格遵守新形势下航道法的相关规定,提高航标维护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提升航标设备自身的效能,进一步改善助航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 超.航标巡检维护及巡检维护周期调整工作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7(12):15.

[2]张卓义,郭 宇.对航标应急反应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7(36):131+133.

[3]司 仁.航道法对航标管理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214.

[4]颜承志.浅谈加强航标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工作[J].航海,2017(3):59~60.

收稿日期:2018-3-5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新形势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