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8-10-21杨巍利

大科技·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预案演练

杨巍利

中图分类号:X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001-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种设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由于特种设备具有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本体损坏,给企业造成直接的损失,重则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波及企业周边范围的人、财、物的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就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1 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到2017年底,我省在册特种设备数量达233127台。2017年全省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起,死亡4人,受伤16人;其中压力容器事故1起、电梯事故1起、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1起。全年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为0.13起,万台事故起数持续下降,万台设备死亡人数略有上升。近6年全省特种设备事故趋势如图1所示。

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十三五期间总体目标:力争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3起/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0.3人/万台以下。面对依然严峻的安全形势,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力量的积极性,提高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综合能力,愈发显得必要和迫切。

2 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管理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在2007年制定了全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组织筹建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初步建立起特种设备应急专家、应急队伍与器材信息库,初步完成移动压力容器事故仿真平台,并组织编写了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应急技术和事故调查技术丛书,制定了30余个《特种设备专项预案指南》。近些年,质检总局还在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但是,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工作还在探索之中,各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相适应的问题。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有:①没有国家及地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使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协调和指导;②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③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信息支持;④缺少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科学研究;⑤没有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通讯保障系统,通讯信息不畅;⑥资金投入不足,绝大部分基层质监部门没有专用的应急救援交通工具,无法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没有个人防护装备和必备的检测仪器,缺少培训演练资金等;⑦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还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且缺乏培训。

3 我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建设情况

为了做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省已建立由省质监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的人员为成员的省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对全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领导、协调。各设区市质监局也成立了相应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负责本辖区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

现有的江西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涵盖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以及单项应急预案为一体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江西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现场应急预案以及重要时期、重要活动的单项应急预案。其中《江西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已三次进行了修订更新。

在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建设方面,我省积极承担国家质检总局应急预案和模块的编制工作。先后参与多个预案及模块编制。然而,就我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建设而言,目前还存在许多的短板与缺陷。首先,在信息管理上,没有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数据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省涉及特种设备企业重大危险源数据、应急救援队伍的相关应急救援资源信息、以及全省各类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置专家库等。

(2)在预案管理上,没有形成备案制度,特种设备应急管理机构对各级、各类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实施条件、可操作性、与相关预案的衔接、执行、维护及更新等情况不能有效进行监督检查。

(3)在队伍管理上,沒有系统的对全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摸底调查,使得不能有效地对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

(4)在培训演练上,没有组织定期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各级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得不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各类应急预案的宣贯欠缺,对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不够,致使多数人不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对应急响应设备的使用不了解,影响应急处置效果。

4 我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建设的一些思考

应急救援工作,既是一项摸索起步的工作,也是一项开创局面的工作,绝不能盲目追求高定位、高标准,必须结合当地财力特别是应急需要的实际,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对于我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建设,应进一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按照“统筹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符合实际的应急救援工作模式,制订适合我省特种设备监管发展需要的的应急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体系建设规划。而应急救援管理基础建设,立足点应放在建立和完善支持应急救援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平台,建成满足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需要的专家、地理信息系统、特种设备基础数据、专项预案、应急队伍、抢险物资和装备等信息资源库。当然,这项工作还需要在省政府的统筹下进行。

那么,当前我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部门的工作方向应该在哪儿呢?

我认为应该按照以下工作思路展开工作:

(1)加强特种设备专项预案建设,有效地组织演练;通过预案演练完善预案并在相关特种设备单位使用推广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组织制定并发布了30余个特种设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指南,并且从2011年,开始组织各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部门编制新的应急专项预案和演练模块,用于更新和补充应急预案和模块数据库;目的就在于指导特种设备相关企业制定或完善预案、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特种设备各项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我们不止一次发现一些企业应急预案要么没有,要么陈旧。有些预案存在凭空捏造或是网上抄袭的嫌疑,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利用预案和模块指南指导企业建立和改善应急管理能力非常必要。

我省近几年一直参与总局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和演练模块的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在预案编制工作中,我们特意邀请了全省该类设备的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参与座谈,同时,还联系外省同类企业横向交流;对预案和模块提出意见。通过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使企业负责人在不知不觉提高了管理此类应急预案的综合能力。在演练模块编制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该类企业进行演练,验证和改善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使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熟悉此类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流程,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事故发生后的茫然无措或无效行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编写各类别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及演练模块,丰富应急预案及演练模块数据库。对于已经定稿的应急预案指南,将大力推广到各相关企业进行。

(2)加大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考核,分类分级建设应急救援队伍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本着依托现有、资源共享原则,以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现有的应急资源为基础,对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装备和物质储备等系统进行补充完善,建立有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我省属工业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進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时:①应该对辖区内的应急力量需求进行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补充;②采取分类分级建设,既避免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又能保证本地区应急救援力量的需求。

特种设备安全要常抓不懈,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也是如此。面对的情况越复杂,就越需要勇于创新的勇气。监管工作应该转变观念,将日常监督抽查重心转移到事前预防的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把应急救援能力作为对企业监管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只有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才能得到普遍的重视,才能使安全生产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应急救援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收稿日期:2018-3-13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预案演练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紧急预案
浅谈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安徽:部署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应急预案的编制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