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2018-10-21毕晓峰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饲养管理临床症状

毕晓峰

摘要:猪应激综合症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主要是由于猪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引起,尤其是封闭式饲养或者屠宰场内饲养的待宰猪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会导致病猪急性死亡或者屠宰后肌肉柔软、苍白并渗出水分,对生长、繁殖以及胴体品质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键词:猪;应激综合症;发病经过;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对症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100-01

1 发病经过

动物机体在应激源的刺激下,既会导致其发生特异性反应,还会导致其发生同样的非特异反应,从而促使机体调动防御系统来克服应激源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如果机体应激反应失败或者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就会在受到任何一种或者多种超出机体正常生理调控范围(即特异反应)的刺激,破坏体内的稳定状态,使其出现发病或者发生死亡。正常情况下,典型的应激反应可分成三个阶段。

惊恐反应阶段。指机体受到应激源刺激出现的早期反应,此时会表现出典型的全身适应综合症(GAS)反应。根据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该阶段又可分成休克相和反休克相。休克相主要表现出体温降低,血液浓缩,血压下降,抑制神经系统,肌肉紧张度减弱,机体抵抗力变差,且占优势的是异化作用。休克相能够持续几分钟至42 h不等,之后就会进入反休克相,此时机体防卫反射增强,血糖含量增多,血压升高,机体抵抗力提高。如果所受刺激过强就会促使机体从休克相直接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如果机体能够克服应激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幸存,就会进入适应阶段。

适应或抵抗阶段。指机体已经克服应激源带来的不良作用而逐渐适应,此时机体新陈代谢日趋正常,且占有优势的是同化作用,导致各种机能处于平衡状态,能够正常发挥抵抗力。如果应激源作用减弱或者完全停止,即机体能够完全克服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应激反应结束于该阶段;如果应激源持续作用,导致机体无法克服其造成的剧烈影响,就会促使应激反应进入衰竭阶段。

衰竭阶段。该阶段的症状类似于惊恐反应,但反应程度快速增强,尽管肾上腺皮质出现肥大,但无法产生足够的皮质激素,导致机体异化作用再次占有优势,开始分解体内储备的体脂组织、蛋白等,从而使其缺乏营养,体重减轻,恢复的抵抗力又逐渐丧失,破坏适应机能,各个系统机能失调,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2 发生原因

猪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同猪品种相关,一般长白猪、约克猪、苏太猪、新淮猪、太湖猪及其他的杂交后代等品种对应激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发病。另外,该病的发生还与个体差异、地区不同而所有不同。此外,在猪实际饲养过程中,追赶、抓捕、惊吓、运输、混群、拥挤、咬斗、抢食、过劳、紧张、潮湿、高温以及注射等是最常见的应激,都能够导致易感猪出现发病。猪饲养管理不当,会影响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抵抗力减弱,使其容易产生应激敏感性,从而易于出现发病。

3 临床症状

病猪开始时表现出肌肉纤维颤动,特别是尾部会迅速颤抖,接着背肌和腿肌依次出现症状,最后肌肉完全变得僵硬,使其运动失调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皮肤外周血管交替出现扩张、收缩,呈现阵发性潮红,接着形成紫绀。心跳加速,能够超过200次/min,呈现明显气喘,张口呼吸,并有白沫吐出,体温明显升高,临死前能够达到45℃。发病中期,会表现出虚脱或者休克,大部分会在20~90 min内进入濒死状态,死后很快(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尸僵。剖检可见肌肉质地柔软,变得苍白。如果病猪由于反复发作而发生死亡,其背肌、腿肌处会干硬且色深的猪肉。

4 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猪群出现发病时,要立即确定刺激源,并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和刺激源性质,选择使用适宜的抗应激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猪群只表现出初期症状,要及时挑其出来,采取单独饲养,同时对体表皮肤浇淋凉水,保持安静,经过充分休息通常能够白愈。如果病猪皮肤已经出现紫绀,且肌肉僵硬,可使用抗应激药物、镇静剂、皮质激素以及解除酸中毒的药物。抗应激时,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2 mg氯丙嗪。为避免病猪出现过敏性休克或者变态反应炎症,可按体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2—5 mg/kg地塞米松或10—20 mg/kg强的松龙,一般静脉注射时要先添加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适当稀释。为缓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300—500 mL5%碳酸氢钠溶液;也可选择使用水杨酸钠、巴比妥钠、维生素C以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培育能够良好抵抗应激的品种或者以其品系作为种猪,对于受到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或者有应激敏感病史的猪群,不可作为种用。调整饲养方式,使猪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舍内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调控舍温,确保圈地干燥,控制饲养密度适宜,减少混群,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等,都能够避免发生应激反应。肥猪装运前要先在猪圈进行大约30 min的驱赶活动,使其有一个足够的适应过程,之后才可进行装车;也可装运前肌肉注射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或者维生素E,以减轻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饲养管理临床症状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