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优化策略分析

2018-10-21吕海磊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铝合金优化策略

摘 要: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高速动车组技术已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各大主要城市遍布高速动车网络,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本文通过对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并以其结构特点为依托,对现有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确定了新的优化模型,拓宽了筋板配置优化新思路。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优化策略

对高速动车组进行质量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其牵引功率,除此之外,还有减小噪声、降低噪音、提升运行性能等好处。所以,国际上先进的高速列车几乎都是采用铝合金作为车体材质。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车体材质都为铝合金,这种结构与传统的钢质车体结构有很大区别。传统的钢质车体结构在确定主体参数、尺寸、载重等后,还要确定梁柱截面、排放和厚度,确定梁柱位置,只能凭借设计师的经验或实际设备安装情况来确定。所以,对传统的钢质车体结构进行优化时,主要内容就是板材厚度及梁柱截面,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截面优化。反观铝合金车体,采用的是双层鼓形酮体结构,并且是由挤压型材料焊接而成。铝合金车体结构在确定主体参数后,还要对各筋板厚度、型材筋板配置、型材双层板间距等进行充分考虑。

1 优化设计模型

车体结构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安全运行、性能满足需求作为前提,尽量减轻结构质量。对铝合金车体结构进行优化时,主要考虑型材筋板配置、型材双层板间距、筋板厚度这三类。将结构的自振频率、位移等作为限制条件,使结构以最大振动特性、刚度、强度为基础,进而实现质量优化。

优化模型为:

find.X=(t1,t2...tk,a1,a2...am,p1,p2...pn)

min.W(x)

s.t. oi

其中,W(x)是结构总质量;tk是班后变量;am是节点坐标变量;pn是筋板变量;oi是车体应力;oc是应力约束值;uj是车体指定位移;uc是位移结束;f是车体自振频率;fc是频率约束值。

对于此类工程的结构优化,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其中包括:其一,对铝合金车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变量包含拓扑优化、形状优化、截面优化三类,这三种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性,如果采用独立优化的方式,会使优化与实际情況不符,出现误差,这就失去了优化的原有目的。其二,规模较大,变量较多,使得优化效率较低,很难收敛,还有可能不收敛。其三,优化问题一般非凸,一般的最优解能够较容易的陷入到某个区域特定最优解,而不是整体最优解。

2 优化设计方案

2.1 适应度函数

首先,通过惩罚函数将工程结构进行转化,由有约束优化转化为序列无约束优化,将:

find.X=(t1,t2...tk,a1,a2...am,p1,p2...pn)

min.W(x)

s.t. oi

转化为:F=hW+r(fc-f)(fc-f)+ΣSk(uc-uk)(uc-uk)+Σtk(σc-σk)(σc-σk)

其中,h,r,Sk,tk是惩罚系数;h是质量项系数;r是频率项系数;Sk是位移项系数;tk是应力项系数。惩罚系数除了要保证完成本身应有的功能外,还要在不同力学间起到协调作用,使得适应度函数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收敛需求。一般设置一个频率约束,而设置多个位移约束和应力约束。但由于惩罚函数构造的车体为极小值,因此可取适应度函数倒数作为最终解。如设计点超出可行域,离可行域越近的适应度函数越大;如设计点在可行域范围内,这时适应度函数就与约束不发生关系,只与结构质量有关,二者为反比关系。

2.2 型材形状优化

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美观等会影响到铝合金车体外部造型,所以在设计时,将外层板几何视作参数,确定内板层位置通过调整间距来完成。所以,将内层板自然节点动量视作变量,既能调整间距,而且还能对控制点变量进行约束。但这也存在一些缺陷,就是会导致边界形状出现不规则的问题,也就是说,对车体进行优化设计时,边界容易产生锯齿形,进而降低其实用性。

2.3 筋板配置

为了确保铝合金车体的强度、刚度足够大,通常来说,挤压型材的双层板内有近半进行连接,这种筋板设置有斜向连接和垂直型材面板两种,但眼下还没有完整的方法能够对其进行拓扑优化。但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例如,先对车体最大化结构进行确定,删除多余的筋板,尽量使剩下的结构靠近最优设计。改进车顶形状,在原基础上加入斜筋,让初始车体结构更加丰富。将每个筋板视作独立变量,可用一位二进制进行表达,之后对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除去多余的筋板,使剩下的结构依然能够承受荷载。这有方法操作简单,不会遇到传统算法会遇到的问题;但也存在缺点,就是会降低优化效率,会消耗大量机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采取的优化策略具备较好的实用性。通过遗传算法,在对铝合金车体进行优化时,能够使拓扑优化、形状优化、截面优化这三种优化放置在同一模型中进行。通过实验证明,适应度函数收敛性较好,能够完成车体结构优化设计任务,而且筋板拓扑优化和内层板节坐标也行之有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优化率不高、机时消耗多等,还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J].铁道学报,2017(6).

作者简介:

吕海磊(1972- ),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青岛市首席技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高速动车组车体组装与调修。

猜你喜欢

高速动车组铝合金优化策略
解决线切割机床切铝合金腐蚀的问题
超声振动对5356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强度铝合金氢脆现象或可抑制
冷轧钎焊板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试论高铁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
试论高速动车组齿轮箱渗油原因与改进
浅析CRH5型高速动车组的T型连接器烧损问题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