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电视台提升竞争力的探索

2018-10-21刘靖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竞争力探索

刘靖

摘 要:中国向来有“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而地市级电视台在其中有庞大的基数,要为多方面提供服务,生存压力日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剖析地市级电视台的优劣,寻找地市级电视台未来提升价值的道路成了当务之急。

關键词:竞争力;本土优势;探索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02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的进步,每一个行业的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中国的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电视行业,面对中央电视台强大的权威性和省级电视台丰富的资源,还有其他各种诸如报刊的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挤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逐步狭小。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地市级的电视台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同行的竞争,未来的道路又在什么地方?

一、竞争力的来源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式媒体逐渐兴起,尤其是近几年更是呈几何倍地增长,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压力尤其巨大。如果希望地市级电视台能够摆脱压力,获得更良好的发展,首先就需要明白这些压力源于何处。而根据调查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来自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的挑战;二是来自网络、手机等新式的媒体传播方式的挑战;三是外来媒体对本地观众群体的辐射和蚕食。

在以上的几个方面中,第一点是造成地市级电视台竞争力不足的最大原因。首先就要说到地市级电视台的起源,地市级电视台是依托于国家在1983年提出的“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才逐渐兴起的,主要的职责是传达当地政府和党的思路方针,了解传达当地的民情民意。

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大量兴起的地市级电视台有着先天不足,首先就是地市级电视台的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与中央和省级电视台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尤其是在各地政府开始实行电视台自收自支或者差额拨款之后,电视广告就成为了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依托自身庞大的辐射范围和受众群体,占据了电视广告百分之九十的份额,而基数庞大的地市级电视台却只能分享剩下百分之十的残羹冷炙。而当人才部门所有制被打破以后,各地方电视台更是成为省级电视台或者中央电视台的人才培训基地,大量优秀或者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使得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每况愈下。

第二就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已经渐渐习惯在海量的网络媒体中寻找自己想要的资讯,而电视对于数据、资讯的传播略显死板。地市级电视台的播送模式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先制作、再播出的状态,反观新媒体,如果有什么事件发生,几分钟写个稿子就可以传达到每一个受众的手中,对于重视时效性的资讯来说,电视的不足显而易见。

那么针对上述的压力,地市级电视台想要发展就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找出自己的抗争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体现自己的竞争力。

二、优势在哪里

(一)本土优势

1.地方文化优势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优秀的智慧、生活方式的结晶,是每个个体的信仰,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会在当地人的心头打上烙印。我国地大物博,现在团结一体的中华文化也是由各个地区的文化糅合而成的。而每个地区的信息资源往往会打上属于当地的文化烙印,只有对于当地文化有深刻理解的受众才能真正读懂一条与家乡有关的信息背后真正的意味,而也只有对当地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才能完善地表达出这些信息的每一个层面。

就比如说中国的南部地区,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八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现象,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固然能缩小这些地区的差异,但文化的差异依旧不可能完全消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情结,都会认为自己家乡的文化独一无二,所以说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节目可以成为地市级电视台的立身之本。

2.集中的关注优势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调查显示,每一个城市收视率最高的两个频道分别是中央一套和本土城市的自办频道,每一个城市的收视群体以城市为单位,日常所关心的话题或者是对于资讯的需求心理是相似的,当地话题往往更能将他们联系起来,通过共同关注产生当地的热点。对于宏观的国家政策、国际动向,中央一套往往能满足受众的此类需求,而本土的地市级电视台则能从微观上展示当地民众身边发生的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弥补中央电视台对于各地信息提供不足的缺失。

(二)市场优势

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当下,电视行业作为其中的一环,电视节目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商品,而对于电视节目来说,节目的播送就是该商品的销售过程,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的收视率就是节目作为商品的销售业绩。但作为被生产出来的商品,电视节目无疑或多或少会体现生产者的意识形态,而观众使用商品的方式就是消化其中的资讯,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其中就会包括生产者的意识思想。而现在可以发现大量的以观众的兴趣点作为出发点的电视节目,甚至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节目通常会显得媚俗,但事实却是这样的节目往往能受到大量的关注。地市级电视台与当地的观众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能理解当地观众的兴趣点,制作出的电视节目更能为当地市场所接受。

三、发展的方向

把电视比作市场经济的一个企业,电视节目就是它的产品,优化电视节目,让地市级电视台做出的产品更加优秀。扬长避短,发挥上文探讨的优势,尽量解决压力,这是地市级电视台行业接下来发展的目标。

(一)抓住受众对地方新闻的诉求

在当今社会,电视充当的角色依然是信息传播的媒介。虽然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巨大,但根据调查,电视仍然是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人们在看电视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身边的事,会不会对自身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二)创办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栏目

由于我国地缘辽阔而造成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和观众对节目的喜爱方面也会出现差异。而针对这一点,很多地市级电视台就创办了针对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比如益阳电视台的《银城风情》、常德电视台的《武陵聚焦》、信阳电视台的《信阳茶天下》就因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被当地的观众认可。地方节目要有地方特色,节目必须能准确地反映电视机构当地的社会动态,同时范围要广,内容要涉及整个地区的居民、重要的场所,并且要全面有深度,以便让观众全面了解自己想要的资讯。

(三)根据观众兴趣精心编排节目

当下,电视频道数不胜数,而观众在收看時也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而不会以电视频道为单位。让一个观众守着一个频道看一整天的事情是不现实的,因此,地市级电视台在编排节目时就要注意避开强势的节目和热播节目的时间点,避免让自己最优秀的节目与中央或者省级电视台的代表节目撞车。就好像每晚七点准时会播出《新闻联播》,那么各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往往会在六点半开始以避免竞争。

(四)更新技术,跟上时代潮流

电视从发明至今还不到一百年,但电视的技术却日新月异,电视行业作为视频行业的一分子,无论是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等都会成为竞争的目标。当下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就像火箭一样,器材、技术的淘汰率极高,每个电视台都应尽力跟上潮流。但一直跟着社会的潮流预示着大量的资本投入,这种事对地市级电视台显然不太现实。因此这一条的准则就是在保证盈利的情况尽量革新技术。同时科学使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注重保养,提高利用率。

(五)学习市场营销,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节目和创收现在是各个电视台的主旋律,一个优秀的节目可以为合格的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现在已经不适合以前那种等着客户上门投放广告的传统模式。地市级电视台更是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学会营销自己的节目,将自己与本土的特色、优秀企业融合捆绑在一起,学会营销已经成为现在电视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总的来说,从目前的广播电视发展趋势来看,整合是中国电视行业的大趋势,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节目依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关键就在于各个地市级电视台能否抓牢本地的特色,在履行自己责任的同时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凌引迪.民生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提升——以湖南经济电视台《都市1时间》的探索为个案[J].湖南社会科学,2006.

[2]谢卫国.打破瓶颈,全面创新——对集团化背景下城市有线电视台的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

[3]于广祥.深化电视改革 提升频道竞争力——以赤峰广播电视台为例[J].数字传媒研究,2015.

[4]冯菊香.地市级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五个向度——以《河池日报》为例[J].采写编,2015.

[5]汪晓璇.大数据时代省级电视台新闻频道提升频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以安徽广播电视台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6).

猜你喜欢

竞争力探索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中国城市竞争力最新排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