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裂缝的控制措施

2018-10-21郭文亮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外墙墙体钢筋

郭文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从优化墙体结构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优化两方面,对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外墙抗裂能力,有效控制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裂缝

1 前言

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配有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地下室单层面积往往较上部工程的单层面积大得多,地下室外墙多为超长结构,出现结构裂缝屡见不鲜。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下室结构裂缝,提高地下室使用功能,多年来仍处于不断探讨和摸索阶段。

某办公楼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地下两层,地上23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设计使用功能为车库。该工程地下室通过设计、施工两方面采取措施,结构施工完成后,地下室未出现裂缝及渗漏现象。

2 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混凝土收缩变形

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墙体混凝土在逐步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水化热释放所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塑性收缩等作用,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结构超长收缩变形所产生的应力往往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同时,在水平方向收缩变形受到先行施工的地下室底板的约束,阻碍外墙混凝土结构自由伸缩。

2.2 混凝土温度变形

混凝土温度变形是地下室外墙产生裂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使混凝土产生变形,当温差较大时,温降产生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应力,混凝土产生裂缝。

3 裂缝控制措施

控制裂缝的产生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减少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变形,二是增加混凝土结构抵抗混凝土收缩应力的能力,两者有机地结合,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可有效地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3.1 优化墙体结构施工设计

优化墙体结构设计主要采取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等方法。如设置伸缩缝、后浇带,内掺膨胀材料等控制混凝土墙体收缩变形裂缝;提高墙体配筋率、缩小水平钢筋间距,提高混凝土墙体抗裂能力。

3.1.1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是控制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一种途径,解决地下室外墙设置伸缩缝的弊病。后浇带可以减少外墙收缩变形,降低收缩应力以达到减少外墙裂缝的产生,但后浇带的设置还不能解决长期温度变形带来的裂缝问题,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

3.1.2 改善混凝土性能

为了解决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量大,地下室外墙易产生早期收缩裂缝,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掺入“EC”高效防水剂及聚丙烯改性纤维。“EC”高效混凝土防水剂是一种复合防水剂,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用水量、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且具有早强、增强抗裂、减缓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功能,同时在硬化的混凝土中产生适度膨胀,建立0.2MPa~0.7MPa自应力,减少裂缝,掺入量为水泥量的8%。聚丙烯短纤维在混凝土中主要作用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阻止混凝土中微裂纹的扩展并延缓新裂缝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掺入量为每立方混凝土1kg。

3.1.3 缩小地下室外墙水平筋的间距

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是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途径。墙体水平筋配筋率宜大于0.4%,钢筋直径12mm~16mm,间距100mm~150mm。本工程设计外墙墙厚300mm,原设计水平筋为Ф14@200(二级),经与设计单位协商后同意外墙水平筋改为Ф12@150(二级),并在地下室外墙与柱相连部位插入长度为1.6m,Ф8@150加强钢筋,插入柱子250mm,插入邊墙1.5m。

3.2 施工技术优化

3.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要求砂含泥量小于3%,石子含泥量小于1%,砂、 石级配应良好。

(2)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本工程外墙混凝土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用量 的15%。同时掺入“EC”高效防水剂,减小水灰比,减少用水量。

(3)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进行逐车坍落度检查,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范围内,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小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商品混凝土到现场后严禁加水搅拌。

3.2.2 地下室外墙钢筋保护层控制

在钢筋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厚度,避免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过小易造成露筋,过大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钢筋保护层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圈,垫圈由于采用卡扣式,结构使用时只要卡住钢筋所需部位,无须铁丝绑扎,不会滑动,十分简捷可靠,垫圈间距为1m。

3.2.3 外墙混凝土应采用分层连续浇筑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采用每层浇筑高度500mm~700mm。振捣混凝土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避免混凝土不密实和离析现象的产生,同时对泵送混凝土在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以消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及水平钢筋下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从而提高混凝土墙体抗裂能力。

3.2.4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立即开始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依据气候情况而定,原则是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14d。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墙模板对拉螺栓,使浇水能注入模内,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带模养护8d后,再把模板拆除。

3.2.5 验收工作

拆模后,尽快组织外墙混凝土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安排外墙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土方回填。

4 结语

地下室外墙裂缝普遍存在,裂缝产生导致地下室渗漏影响正常使用。为了控制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入手,采取施工技术措施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提高外墙抗裂能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室外墙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仲晓林.大体积砼施工规范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李国胜.高层砼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3] 梁兴文.砼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外墙墙体钢筋
外墙素混凝土抹面竖纹凿毛技术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子弹离心3毫米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墙壁发霉了该怎么办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截钢筋
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促进墙体节能技术发展
墙体温度场的延迟计算
浅谈Φ3.0m扩底桩三层钢筋笼加工、吊装技术